阅读历史 |

第229章 祭天祭黄帝(1 / 2)

加入书签

不提沈从即将在两国搞事情。

时间很快来到了德康八年1八9八年9月3日。

整个帝国陷入了巨大的喜庆中。

家家户户挂出了龙追日月旗。

帝国国旗,黄龙蓝底,龙头前有日月,所以俗称龙追日月。

这段时间,各大纺织厂赚了个盆满钵满。

加班加点印制各种型号的帝国国旗。

大批百姓争相购买。

除了挂在屋外的国旗,还有手持的小号国旗。

帝国所有城市的总政令,都在城市广场搭建了庆典舞台。

帝都的气氛更浓烈。

皇城根的居民,自诩天子脚下。

对于朝廷的各种政治活动更加关注。

天还没亮,帝都的百姓纷纷穿着打扮。

之后举着帝国国旗,全都聚集在大街上。

人流开始向承天门广场涌去。

到访的各国外宾早在3天前就已经全部到达帝都。

因为德康皇帝要提前准备很多开国事物。

所以,皇帝并没有接见各国特使或国王。

帝国准备在开国后,在勤政殿举行万国觐见仪式。

6点零4分,几乎一夜没睡的皇帝,穿着大裘冕的他,在众臣的拥护下来到天坛。

大裘冕:等级最高,用于祭祀上天和五帝。头上戴冕,身穿中单、大裘、玄衣、纁裳、蔽膝、大带、大绶配套。

这个冕也很讲究,冕上的木板叫冕板,前圆后方,象征天圆地方。

前低后高,象征低着头,表现帝王对上天的谦虚。

冕板上有细布,上面是玄色,下面是纁色。玄色是青色,代表天,纁色是黄赤色,代表地。

冕两端各垂有12个旒,每个旒上有12颗珠珠,12颗珠珠按照青赤黄白黑的顺序循环。

中单是内衣,形制与上衣差不多,不过是白色,大裘是用黑色羔羊皮做成,玄衣代表天,纁裳代表地。

衮服,衣裳上面有十二个纹饰,称为十二章纹。

十二章纹分别是: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

十二个纹饰都有着内在含义,比如日月星辰代,意思是恩泽天下。

山代表稳重,龙自商朝时就代表了神意、权威。

华虫,与野鸡一样漂亮,代表文彩。

宗彝,指虎与蜼,藻,洁净之意。

火,意味着明亮,粉米,取有所养之意。

黼,果断之意,黻,明察之意。

身着正装的皇帝,在6点零4分太阳升起之时,

由太常卿错于皇帝身后,开始念诵祭文。

皇帝谨遣太常卿勾甘,敢昭告于黄帝轩辕氏:

朕生后世,为帝于国之尊为,当有累病失驭,天下纷纭,乃乘群雄大乱之秋,集众用武。

荷皇天后土眷,遂平暴乱,以有天下,主宰庶民,今已八年矣。

君生上古,继天立极,作民主,神功圣德,垂法至今。

朕兴百神之祀,考君天坛于此,然相去年岁极远。

观经典所载,虽切慕于心,奈禀生之愚,时有古今,民俗亦异,仰惟圣神,万世所法,特遣官奠祀修陵。

仰惟圣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功化之隆,永久无乱。

予祗承天序,谨用祭告。

惟神昭鉴,我邦家。尚飨!

祭文念罢,德康皇帝在摆满三牲六畜的祭台上,恭恭敬敬端起盛满牲畜之血的玉碗,

之后倾倒于地并大声喊道:

“后世子孙周氏永琪,承其位,扶万民!”

“然天下崩乱,外有强敌。”

“朕以弱冠之年,内平天下,外御虎狼。”

“今日奠于此,告知万民先祖!”

“明秦祚已二百三十年整。”

“如今大势为千年未有之变局。”

“后世子孙更国于大浩,谓之夏!”

“望祖昭鉴,我大夏!万万年~”

随着皇帝话音一落,天坛下的所有人都齐齐跪倒。

“大夏万年~陛下万年~”

就这样,传承0年整的明秦帝国,正式更名为夏帝国。

后面就是一套繁琐的祭礼。

等仪式完毕,时间已经来到上午9时。

皇帝带着众人赶到承天门城楼。

此时的承天门城楼,大批外国来宾已然就坐。

看到登上城楼的大夏皇帝,每人都起身行礼以表尊敬。

皇帝也微微点头以示友好。

各位外国来宾的座位,完全按地位尊崇来排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