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三十六章 可怜的朱文奎(1 / 2)

加入书签

省躬殿。

朱允炆设宴款待陈天平、裴伯耆,只是为了送行,内大臣陈迪、解缙作陪,徐辉祖、铁铉也来了。

陈天平感觉自己备受重视,尤其是当朱允炆说起日后安南与大明关系时,陈天平俨然以为自己就是安南国王,侃侃而谈,承诺了一堆:“他日定会修好大明,年年朝贡,再无边患……”

朱允炆称赞陈天平:“你会成为一个合格的国王。”

裴伯耆没有说话,只低头吃东西。

陈天平要回国了,安南的命运将会改变,只不过裴伯耆开心不起来。

裴伯耆微微抬头看向陈天平,心头有些疼痛。

从个人而言,眼前的陈天平不是自己效忠的君主,他也没有任何资格让自己去效忠。

但从国家大义而言,胡季犛父子祸乱安南,杀人无数,残暴该死,让陈天平借大明之手杀掉胡季犛父子,夺回王位是最好的结果。

只不过,裴伯耆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发现,陈天平并不是一个雄才大略的人,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君子,一个有着阴暗心思的小人,他善于伪装,善于表演,善于欺骗,唯独不善于爱护人。

阮元泰告诉自己,在他与陈天平独处的时候,陈天平曾无故对阮元泰又掐又打,还骂他为“狗奴”,这个称呼背后,隐藏着歇斯底里的恨意。

裴伯耆不知道自己回到安南之后能活多久,也不清楚阮元泰会不会活下去,事情比最初时,多了许多不确定。

嗝!

裴伯耆吃得太快,噎住了,咽下去之后又开始打嗝,声音很响。

朱允炆看向裴伯耆,没有理会,继续与陈天平说话。

嗝-嗝!

裴伯耆感觉很是失态,连忙请罪,又开始打嗝。

朱允炆很大度地谅解了,可再一次被打断时,朱允炆就发怒了,不等裴伯耆请罪,就让人将他带下去。

宴会结束了,陈天平一个人回去了。

陈天平在不安中等了一夜,也没有等来裴伯耆,礼部送行的官员催促陈天平上路,胡利平等人也随同一起出发。

“裴伯耆乃是安南大臣,我们应该一起上路。”

陈天平坚持道。

礼部董伦板着脸,道:“裴伯耆冒犯皇上,被下狱了,你确定跟他一起?”

陈天平吞咽了下口水,这打嗝也要下狱,大明就这么霸道吗?

“我认为时辰不早了,走吧。”

陈天平不再耽误。

老裴,荣华富贵与你无缘啊,兄弟我先走了。

在陈天平走后一个时辰,裴伯耆就到了武英殿。

朱允炆看着裴伯耆,笑道:“朕见过许多脱身之计,像你这般用打嗝脱身的,可是第一次,怎么,你不想回安南?”

裴伯耆连忙解释:“臣真的是打嗝……”

朱允炆哈哈大笑,起身走向裴伯耆,问:“你可知为何朝廷宴会上,从无有人连连打嗝的?”

裴伯耆不解。

朱允炆平静地说:“不是他们不会打嗝,而是因为不敢!惊吓是会治打嗝的,在皇家宴会上,谁如此失礼失态,自己都能将自己吓住,哪里来如你这般连连不止?朕最初以为是意外,可你连遮掩都不遮掩一下,真当朕不知你在打什么主意?”

裴伯耆冷汗直冒,跪在地上请求开恩。

朱允炆低头看着裴伯耆,问:“为何?”

裴伯耆咬牙道:“因为臣敬仰大明的强大与繁华,想要留在这里。”

朱允炆微微摇头:“这可不像你的风格,裴伯耆,你没有说实话啊。”

“臣句句属实。”

裴伯耆坚持道。

朱允炆叹了一口气,转身走回桌案后,道:“你隐瞒了什么,念在你对陈氏尽忠的份上,朕不追究,但你不能留在京师了,去天津塘沽,当一个市舶司主事吧。”

“我是安南的官……”

裴伯耆想要拒绝。

朱允炆一拍桌案,指了指门口方向:“你若想要追上陈天平,朕可以差人送你。”

裴伯耆脸色一变,深深行礼,道:“臣去塘沽。”

朱允炆让人送裴伯耆出去,虽说此人是安南忠臣,却不是大明忠臣,留他一条命,也不过是人尽其用,塘沽市舶司也需要人来管理,让他天天看海,给大明创造收益,也好过吃刀子。

钟粹宫。

宁妃正在侍女的搀扶下缓缓散步,马恩慧走了过来,看着宁妃腹部高隆,羡慕不已,让侍女拿过托盘,打开盒子,道:“这是朝-鲜进贡来的老人参,你体质弱,分娩时用得上。”

宁妃没有推辞,虽然钟粹宫也有,但这东西谁嫌少……

“文奎怎么没跟来?”

宁妃有些好奇。ъine

马恩慧面露心疼之色,道:“哎,去武楼了。”

宁妃伸手抚摸了下肚子,嘴角有些苦涩,不知道如何安慰皇后。

朱文奎被刘长摸了骨,说是个练武的苗子,之后朱允炆就安排了武学的课程,孩子只有四岁半,还不到五岁,这就被拉去下腰、劈叉、扎马步,着实有些残忍。

马恩慧找朱允炆说了几次,都被朱允炆挡了回去,还说是为了孩子好。

宁妃宽慰一番,道理马恩慧都明白,只不过谁看到自家孩子那么小就吃苦,谁不心疼,再说了,这是帝王家,还吃这一份苦痛实在是……

朱允炆站在武楼窗户后面,看着朱文奎坐在凳子上,双脚并拢放在椅子上,腿下面没有任何支撑,刘长拿起一块青砖放在了朱文奎的腿上,然后又加了一块,直加到四块,朱文奎就已经有些吃力。

刘长伸出手放在青砖上,手微微向下压,朱文奎刚想喊出来,又马上闭上嘴,倔强地坚持着,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哭也不会让这个可恶的家伙松手,索性不露怯。

朱允炆有些紧张,很想冲进去让刘长住手,但又止住了,身为大明的太子,未来的帝王,他必须有一定的武学基础,一是为身体,二是为国事,三是为国家。

皇子习武,并不是什么天方夜谭,不说入关的那个朝代,四五岁时日日不间断修文习武,一年只有五天假,就说宋代,皇子教育中也有武事。

别看宋代重文轻武,但人家在皇室的教育中,也重视文武兼备。比如宋太宗长子赵元佐,十三岁的时候骑马射猎,一箭命中,要知道涉猎不是射靶,没有几年功夫打底,怎么可能射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