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六十四章 家书抵万金,弄个邮政吧(2 / 2)

加入书签

最典型的方式,就一个:

找人捎带。

比如张三家住江西,现在要去京城赶考了,隔壁家的二嫂子听到消息,便托人写了信,找到张三:我儿子在徽州府呢,你路过的时候,给捎个信……

如果是县太爷要进京述职,或县太爷要调任了,那也可以捎带信件。

但前提是,你得认识人家县太爷。

有些官员有社交牛什么症,结交了无数朋友,黑白两道都吃得开,一旦出远门,那行李绝对少不了……

在《世说新语》中记载了一个小故事:

东晋时期,豫章郡守殷洪乔去南京了一趟,准备回豫章,不少南京的朋友找到殷洪乔,让其捎信回去,殷洪乔收了信,数了数,竟然多达一百多封。

殷洪乔也可能是认为信太多了,占地方,也可能认为自己是官员,又不是什么信差,于是在路过一条河的时候,把信全丢到了河里……

当然,也不能完全指责老殷,你若是出国了,几十个朋友,几十个清单,让你去免税店买东西带回去,你估计也会暴走……

可问题是,找个当官的朋友并不容易,而且等当官的出差,是不是有点太熬人了?

三年一述职,难道三年传一封信?

捎带不可行,那就只能找其他法子了,这个法子就是找特殊的人来邮寄,而这一群人,就是商人。

商人出差的频次可比官员多多了,而且还有着“规律”,走南闯北,能带的区域也广。

只不过商人嘛,他们需要先顾买卖,空了再去传信,时间也比较长。当然,他们也收费,几十文,上百文都有。

当然,历史上也出现过“信客”,专门负责传信或传物,这类人和后世的快递员、邮递员差不多了。甚至还出现了专门的“邮筒”,即细长的竹筒。

此外,那就是飞鸽传书了,只是这小东西局限性太多,成功率太低,想保证成功,估计一次要多飞几只鸽子……

对于当下的大明而言,快递行业还是一个空白,还没有出现真正的面向百姓的邮传机构。

而这,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朱允炆深知这个时代“家书”的价值,知道纸短情长背后的温暖,决定将邮政办起来。

对于朝廷而言,办邮政有着得天得厚的优势。

分布在大明土地上,有着数量庞大的驿站,而这些驿站中的人员,很多都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大量闲置的力量,仅仅依靠着朝廷饭碗,总是不合适的。

拉出去捞点外快,打个零工,总不成问题吧。

兵部不是主张整修驿站吗?

现在是机会了。

朱允炆将想法告诉了马恩慧,心情舒畅至极。

日后朝廷驿站,就将分为民用、官用两个板块,人员、物资都不缺,不需要额外支付工钱,就足以将邮政运转起来。

“试点之地选在山西、山东、河南、北直隶!”

朱允炆没有将京师作为第一选项,而是考虑到山西移民问题,决定用“快信”的方式,拉进移民与家的距离,削弱其焦虑与担忧。

无尽的昏迷过后,时宇猛地从床上起身。

他大口的呼吸起新鲜的空气,胸口一颤一颤。

迷茫、不解,各种情绪涌上心头。

这是哪?

随后,时宇下意识观察四周,然后更茫然了。

一个单人宿舍?

就算他成功得到救援,现在也应该在病房才对。

还有自己的身体……怎么会一点伤也没有。

带着疑惑,时宇的视线快速从房间扫过,最终目光停留在了床头的一面镜子上。

镜子照出他现在的模样,大约十七八岁的年龄,外貌很帅。

可问题是,这不是他!下载星星阅读app,阅读最新章节内容免费

之前的自己,是一位二十多岁气宇不凡的帅气青年,工作有段时间了。

而现在,这相貌怎么看都只是高中生的年纪……

这个变化,让时宇发愣很久。

千万别告诉他,手术很成功……

身体、面貌都变了,这根本不是手术不手术的问题了,而是仙术。

他竟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难道……是自己穿越了?

除了床头那摆放位置明显风水不好的镜子,时宇还在旁边发现了三本书。

时宇拿起一看,书名瞬间让他沉默。

《新手饲养员必备育兽手册》

《宠兽产后的护理》

《异种族兽耳娘评鉴指南》

时宇:???

前两本书的名字还算正常,最后一本你是怎么回事?

“咳。”

时宇目光一肃,伸出手来,不过很快手臂一僵。

就在他想翻开第三本书,看看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时,他的大脑猛地一阵刺痛,大量的记忆如潮水般涌现。

冰原市。

宠兽饲养基地。

实习宠兽饲养员。

御兽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