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一十七章 实至名归杜领导(1 / 2)

加入书签

上午十点多钟。

杜飞跟另外一个,年约二十七八的男同事,一起被叫到了里院。

这人姓李,是周鹏他们办公室的。

原本杜飞估计,今年转正旳名额会有三个,但最后却只有他们两个人。

并没有太复杂的仪式,只是到后边人事股,填了好几张表格,然后塞到档案袋里。

杜飞这就算从临时工转正了。

并且一跃成为拥有行政编制的七级办事员,一个月工资三十七块五!

除此之外,令杜飞没想到的是。

在他转正之后,还给加了个‘行政股’股长的职位。

这个职位倒是没什么实权,不过每个月有三块五毛钱的职务津贴。

也就是说,从这个月开始,杜飞的工资一下从原先的十六块五,暴涨到了四十一块钱。

在这个年代,三十岁以下的年纪,绝对是一等一的高工资。

以杜飞的家底儿,虽然不太在意这些工资,但是转正之后,有了行政级别,到外边有人再叫他杜领导,他也能理直气壮的答应一声。

从后院的人事股回来,杜飞明显感觉到,办公室里的众人,看他的眼神有些变化。

在办公室里,虽然没有明确的等级,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谁高谁低,心知肚明。

之前,因为杜飞来的时间太短。

实际上大伙儿还处在观望的阶段。

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面子上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可真要有冲突,别看杜飞身后有陈中原。

能在这间办公室里坐着的,谁家还没有点人脉背景。

这种观察期有长有短。

有些人没什么城府,见人恨不得把早上穿什么颜色裤衩都抖落出来。

来到单位,三两个月,就被人摸个透。

有些人则很难琢磨,比如杜飞。

一开始,都知道他舅舅是市局那边的实权派。

后来又发现,跟王主任家的二儿子是铁瓷。

等过几天,又跟对面屋的周鹏,勾肩搭背,称兄道弟。

也不知道他究竟站在第几层。

而这,恰恰是杜飞故意营造出来的。

但这些都是虚的,真正实打实的,有没有实力,有没有背景,最终还得看多久转正。

否则,就算杜飞牛bi吹的再大,却迟迟不能转正。

待了过两年,还是临时工,管你说的天花乱坠也得露怯。

所以,杜飞来到街道办,仅仅四个月就入dang转正。

对于办公室这些人来说,即便早有心理准备,也都相当震撼。

别的不说,就说楚成,那是什么出身。

到现在,在粮站还是十一级办事员,一个月工资才二十五块钱。

杜飞自个则若无其事,该干什么干什么。

这个时候最忌讳得意忘形。

等到中午,在小食堂吃完了饭,溜溜达达来到王师傅的修车摊子。

杜飞也算是王师傅的老主顾,看见杜飞来了,顿时喜笑颜开:“哎呦,杜领导您来啦~”

杜飞是空着手来的,明显不是修车。

上他这来,不是修车,那肯定是买车。

杜飞笑呵呵道:“王师傅,女式自行车有吗?”

王师傅笑容更浓,一脸褶子能夹死个苍蝇:“您来了,那肯定有哇~您是打算要什么样的?”

杜飞一听,也来了兴趣。

“敢情您手里还不止一台?”杜飞笑着道:“都有什么样的?”

王师傅贼兮兮道:“有一台二四的小飞鸽,大红漆,八成新,全原装,就是……嘿嘿~我也是给人代卖,七十五,您拿走,我可没挣您的。”

杜飞皱了皱眉,王师傅这儿哪来的全原装的自行车?

十有八九是偷的贼赃。

而且他打算给秦京茹买台自行车代步,八成新的红色飞鸽小车倒是适合。

不过这台车子,不用想肯定比之前给秦淮茹买那台好看。

孔圣人都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

真要把这台自行车买回去,且不说是不是贼赃,会不会有麻烦。

秦淮茹见着一准儿有想法。

凭什么自个骑着破车子,给秦京茹买个崭新的?

这是嫌弃自个是破鞋,稀罕秦京茹是黄花闺女?

就像傻柱有什么事儿,都要跟许大茂比比一样。

秦淮茹跟秦京茹姐俩,也在互相盯着。

什么东西,你有我没有,你好我不好。

俩人嘴上不说,心里都门儿清。

杜飞如果傻乎乎的把这台车子买回去,纯粹是花钱给自个找不自在。

杜飞立刻摇头:“这个不行。”

王师傅微微一愣,本以为这台车子的价格品相肯定能打动杜飞。

至于说是贼脏,一般人买去肯定不行,但到杜飞手里,总有法子解决。

杜飞道:“那个~还记着我上回买那台车子不?”

王师傅想了想,点点头。

杜飞道:“就照那个,新旧价格上下差不多的,给我来一台。”

王师傅有些搞不懂杜飞这个要求。

不过他干这买卖的,知道多挣钱少说话的道理,麻利儿道:“这没问题,你帮我着盯着点,我马上就回来。”

说着一溜烟跑进他们家住的巷子。

没多一会儿,就推出一台黑色的斜梁女式自行车。

样式跟秦淮茹那台差不多。

大梁上的牌子是‘永久’的,但车把却是‘飞鸽’的。

杜飞也没怎么检查。

他相信王师傅不敢坑他,当即给钱,骑上车子,直奔雷老六家。

该说不说,这王师傅攒自行车的手艺是真不错。

杜飞骑着还挺轻快,猛的加速也没有任何“稀里哗啦”的异响。

不大会功夫,他就来到雷老六家。

雷老六和那小翠两口子都没有固定工作。

他们家不用按时按点的,早、中、晚三顿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