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推波助澜(1 / 2)
一间幽暗的房间里,一众世家大族的人聚集于此。
他们中有豫州氏族的人,也有河北氏族的人,不过大都戴着斗笠,遮住了面部,再加上周围尽是一片漆黑,唯有一盏忽明忽暗的烛火在提供着微弱的光亮。
在这样的环境下,根本难以辨别彼此的身份。
这也是此次豫州氏族、河北氏族,这两大对立的氏族敢同时汇聚在一起的一个先决条件。
他们信不过彼此,唯有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才能安心地坐在一起。
“人都到齐了吗?”
开口的是一个沙哑的声音。
很明显这个声音是刻意伪装出来的,听起来令人感觉有些不舒服。
“我们的人齐了,你们呢?”
又有一人粗着嗓子道,同样不是真声,是伪装出来的声音。
“齐了。”沙哑的声音道:“既然如此,我们便开始吧。”
“各位都可畅所欲言,这里很安全。”
“我们虽然来自不同的世家,甚至彼此敌对,可这次为了我们共同的利益,我们必须联起手来,才能共同应对。”
“刚刚传回来的消息,许逸已经动手了,他要在现在就把所谓的私塾办起来,还把今日所有去到许家的世家子弟都分配了出去。”
“这其中,有不少都是我们的人啊。”
粗着嗓子的人答道:“此事,我们也都听说了。”
“真是没想到,许逸会在忽然之间提前,不是在春季,而是现在就要直接把私塾办起来,直接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啊。”
“这么一来,我们双方提前布置下去的人手恐怕要通通失去了,而且这些人还会为许逸所用,真的当了什么教书先生。”
“许逸,好厉害的手段!”
略微的沉默。
沙哑的声音道:“此事已成定局,我们无力扭转,只能按照许逸安排的去做。”
“不过,我们派出去的人一定要稳住他们的心态,他们不只是我们的棋子,还有可能在未来成为我们的一大助力。”
“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尤其是许逸最是工于心计,若是这些人被许逸攻克,那我们所有人也都有了暴露的可能。”
“同意。”
粗着嗓子的人答道,“那么,我们就只剩下了最后一件事情。”
“许逸的私塾眼看着就要办起来了,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你们说呢?”这一次,沙哑的声音并没有给出答案。
粗着嗓子的人笑了一声道:“好,我们说就我们说。”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许逸想要在民间办私塾一定会遭遇重重困难。”
“这些困难不仅仅是我们给的,还有民间百姓给的。”
“许逸让他们读书、认字,给他们进入朝堂的机会其实就是在往他们手里塞金砖,目的是也为了他们好。”
“不过,许逸的做法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民间百姓千百年来的生活模式。”
“他们的父亲辈靠的是种田,爷爷辈靠的是种田,再之上祖祖辈辈都是种田,现在不种田了,让他们去读书,他们愿意吗?”biνne
“许逸的一片好心,民间的百姓可未必就会领情。”
“看着吧,不需要我们出手,许逸就会面临难以解决的困难。”
“而带给他这些困难的,就是他想帮的那些百姓!”
“所以,我们的意见是,停止任何动作,让原本该有的问题自己暴露出来。”
“我们只需要在背后推波助澜即可。”
“好好好!”沙哑的声音道:“这一次,我们倒是想到一起去了。”
“我们直接出手,风险太大,藏在背后推波助澜才是更好的方式。”
“许逸不是看重这些百姓吗?他不是要帮这些百姓出人头地,甚至不惜与我们所有世家为敌么?”
“那我们就干脆利用这些百姓来对付他许逸,当他的私塾同时被我们世家和民间的百姓都抵制的时候,我倒要看看多谋如许逸要如何扭转局面!”
……
与此同时,邺城的百姓也都知道了马上要开办私塾的事情。
毕竟这是冀州的首府,是皇宫以及许霄丞相府的所在地,消息自然也是最为灵通的。
一时间也传得沸沸扬扬。
就如同许霄说预料的一样,百姓们对让自己的孩子去私塾读书的事情并不排斥,却也没有多么看重。
他们生来祖祖辈辈都是种田的,理所应当认为自己的下一辈也应该种田为生。
他们羡慕那些世家大族的子弟学识渊博,气度从容,更加羡慕世家大族的人在天下拥有的超然地位。
可是他们却并不认为自己的孩子也能达到那一步。
不过,在听说许霄的私塾马上就要开办的时候,绝大多数人还是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去私塾的。
甚至连一些年纪大一些的成人,也要厚着脸皮打探着能不能去私塾看看。
主要原因不是为了去学东西,而是为了那一顿饭。
如果全家人都能免费吃上一顿,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可以省下不少粮食呢。
只是很可惜,许霄的私塾不论男、女都收,却也是只收还未及冠的儿童和少年,年纪大的一概不要。
这也是必要的一个限制条件。
否则,若是只要想来就全盘皆收,恐怕整个邺城的百姓就都要来了。
就算是许霄的粮草够,私塾的位置也不够啊。
另外,一个人的黄金学习时期以及注意力、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与年龄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年纪越小,接受能力越强,也越是能够成才。
可以想象,当许霄的私塾开学之时,来私塾上学的人一定不会少。
但是,这是因为现在是冬天,家中、田里都没有事。
待到春天、秋天农忙之时,这些孩子还能不能待在私塾里安心读书,这是一个问题。
而这也是许霄马上要解决的一个点。
可是面对这个问题,他注定不能用太过强硬的手段。
因为他面对的是百姓。
他能十分强硬地对世家,对诸侯,对外族,可是对百姓,他做不到。
更别说,其实百姓也是无可奈何之举。
春天、秋天农忙的时候,一家人都很是忙碌,这个时候哪怕只是一个孩子都是家中不可缺少的劳动力。
他们祖祖辈辈都是如此,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了。
现在怎么可能让自己的孩子去私塾坐着读书。
这是不可能的。
而许霄想要改变这种情况也有两个选择。
第一个,继续给百姓更多的好处。
当百姓们的孩子在私塾读书得到的比去田里做农活得到的更多,他们就会让自己家孩子在私塾读书。
这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
不过,这些好处可不是区区一顿饭能比的。
许霄给的东西要更多才行。
可是冀州、幽州、并州、青州、徐州这么多的州郡,有数以百万的百姓。
家家户户都有孩子,许霄还真的能每一个都给足了好处?
这得付出多大的代价啊!
还有,每一个孩子年纪、身体状况不同,他们给家里带去的帮助也不同,许霄不论是一视同仁,还是因人而异,都会引起许许多多难以预料的麻烦。
到时候恐怕不仅事情解决不了,还要给自己惹上一身的骂名,根本得不偿失。
许霄只是略微考虑,就直接否定了这个选项。
第二个,革新生产农具,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