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2章 风波再起(2 / 2)

加入书签

恐怕就是因为糜家选择支持老赵。

刘备失去支持,势力薄弱,无奈之下只好离开。

这也是如今这种局面出现最为重要的原因。

徐州氏族与糜家向来不睦。

双方明争暗斗了这么多年。

现在,徐州氏族请来的人却与他们的对头搅合在了一起,自然会有不少人心中不喜。

可是事已至此,他们又能有什么办法。

老赵是他们请来的不假,可是当老赵需要人的时候,他们这么多世家,除了张昭谁又给过一丁点的支持?

既然没有,老赵转而寻找他人的帮助不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再说了,当初糜家和刘备的联手就已经让他们头痛不已,现在代替刘备的可是背后站在许云逸的老赵。

他们哪敢动别的心思,只好暂时接受了这件事。

之后,张昭又亲自前往各大世家进行安抚,这件事情也就平息了下来。

徐州的事情进行地如此顺利,甚至秘密来到徐州的徐州都未真正露面,事情便全部都解决了。

老赵、张昭、典韦的心中皆是大喜。

再过几日。

陶谦忽然病故。

徐州别驾糜竺对外发布了陶谦的遗命,将徐州禅让给了虎侯许褚。

即便许褚并不在徐州。

消息一出,民间震动。

其一自然是因为陶谦之死。

其二则是因为陶谦选择了禅让,而非是就徐州传给自己后代。

这未免太令人惊讶了。

其三是徐州易主。

这是影响他们所有人的大事。

陶谦暗弱不假,可是对民间的百姓却向来不差。

换了许褚来,他们是否还能有之前那样的生活,谁也说不准。

有说能的,毕竟虎侯之名天下皆知。

有虎侯在,不论是曹操还是袁术,谁敢轻易再对他们用兵?

这意味着没有战事,意味着安定。

也要说不能的。

毕竟,许褚的根基是在冀州,而徐州与冀州并不相邻。

如何能管得好?

要知道,许褚也不过刚刚拿下冀州不久,冀州一摊事情都来不及处理,哪里还有时间来管徐州。

对许褚成为徐州刺史是清一色的看衰。

与民间的惊讶、分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世家们清一色的支持、称贺,无一人反对。

甚至,他们还分派人手,四处宣扬许褚成为徐州刺史的好处。

在当时,世家在思想层面是占据统治地位的。

民间的种种说法往往会因为世家发生改变。

许褚在民间的声望也属实不差。

慢慢地不过几天,民间对许褚成为徐州之主也没有了议论,变成了清一色的叫好。

一切都在朝着更有利的方向走着,却没有人理会,在陶谦死后,他的几个儿子忽然消失,究竟去了哪里。

许霄仅仅派出去一个使者,就轻而易举地拿下了徐州。

这无疑是一件十分轰动的事情。

尤其是对其他的诸侯来说。

这个冬季。

当所有的诸侯都在休养生息的时候,许霄却接连做成了几件大事。

先击败袁绍,在那场冀州之争中取得胜利,随后大破匈奴,拿下并州,现在又不动一兵一卒就将徐州收下。

现在,许霄一人而已,却独占冀、徐、并三州之地。

论占地之广,比起巅峰期的袁绍都要更强上一些。

数遍天下诸侯也唯有袁术能稍微比比。

其他的则要差上许多。

这意味着袁绍之后,另一个庞然大物崛起了!

可是即便是这样的消息带来的轰动也并未持续太久,就立马被另外两件大事掩盖。

第一件,许霄清除完并州的匈奴残余兵力,由麾下大将徐荣领兵三位镇守。

他自己则带着剩余的兵马回到幽州。

就在大军回到冀州当日,幽州公孙瓒对外发布讨贼檄文,声称许霄名为汉臣,实为汉贼,他得天子诏令,出兵讨伐!

河北之争再起!

第二件,袁术称帝,建号仲氏,立寿春为都,并告布天下!

河北之争规模再大,影响再如何深远,可究其根本也不过是地域之争。

袁术称帝则截然不同,那是大势之争,是天下之争!

这样两个令人震撼的消息前后传到徐州,立马就冲淡了老赵、张昭等人刚刚拿下徐州的喜悦。

他们立即找到许霄,来商讨对策。

议事厅内。

身为家主的张昭却站在下方,微微皱着眉头,神色凝重。

“我们才刚刚拿下徐州,还来不及整顿,便先后有这样两个消息传来,这对我们来说属实太急了些啊!”

早在冀州与许霄的对话之中,他便已经知道了一定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所以,当这样两个对于他们而言算不上多么好的消息传来时,他的心中并不吃惊。

只是感觉来得太不是时候了。

若是能再晚上一些,哪怕不要多久,能在有一个月,甚至是半个月,他们面临的情况都会比现在好的多。

“若是时间长些,我们或可以整顿好徐州的兵马,用徐州的对付袁术,冀州的兵马来应对公孙瓒。”

“可是现在……徐州的兵马恐怕暂时用不得啊!”

张昭担忧不已。

这两场仗,无论哪一个他们都避不掉。

一方是河北之争,是许霄与公孙瓒最为直接的对话,无论如何也无法避免。

另一方是天下正统之争。

看似与许霄的关系不大,实际上却是一点也放松不得。

袁术称帝了,他们不管。

不需要多久,恐怕遍地都是皇帝了!

许霄手里的天子还有什么用处?

这天下又会纷乱到何种境地?

两面对敌已经十分困难,他们的兵力还十分紧缺,这仗怎么打?

“为何徐州的兵力用不了呢?”

老赵有些不解地道:“就算我们刚刚拿下了徐州,可那些兵卒还能不听命令不成?”

张昭摇了摇头,道:“使者有所不知,一直以来徐州的大军都是掌握在陶谦的手中。”

“而陶谦……”

说到这里,他略微顿了顿,没有再说下去。

而作为此次来到徐州的核心成员,老赵显然是知道在陶谦禅让的背后究竟发生了怎样的事情,也有些理解了为何张昭说徐州的兵动不得。

张昭则接着道:“我们得到徐州之后,在徐州军中,尤其是作为陶谦心腹的那一支丹阳军都对陶谦的死有所怀疑。”

“若是我们还有时间来进行整顿,或许徐州的兵卒还可以一用。”

“可是现在军心未定,我们贸然使用可能会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