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18章 萧仪上疏(1 / 2)

加入书签

宋礼这个工部尚书,虽然木讷憨厚,但这半天半天发生的事,他怎么可能不明白。

“臣明白了,知道如何为宫殿避雷了。”

“很好,朕命你重新三大殿,不过新殿中要安上这些接了大地的铁棍。”

“陛下,这种铁棍也有一个名称,叫避雷针。”高希补充道。

“嗯,就叫避雷针。宋大人,记得让工匠给每个宫殿都安上。哈哈哈!”

众臣子反应过来已经晚了,皇帝的口谕已经下了“重新三大殿”。他们想借“天火烧三殿”事件反对甚至阻止“都城北迁”的企图眼看就要失败了。

永乐皇帝心情大好,因为“天火烧三殿”,他心中阴霾多日,现在终于开雾散。

什么天火?只不过是没有避雷,皇宫高高的飞檐招引闪电起火而已。

而且别说阻止都城北迁了,他们现在都无法证明“天火烧三殿”是因为永乐皇帝横征暴敛。

“陛下,”还是那个詹事府的正六品左中允邹缉上前说话。

此刻,他已经没有了刚才在铁笼中的惊恐,从容说道:“天火烧殿,虽不能说明‘上天震怒’,但近些年全国工程浩繁、民力困乏却是不诤的事实,愿陛下借此机会蠲免各地税赋,暂缓或取消不必要的工程,与民休息,养我大明国本为上。”

邹缉这段话将“天火烧殿”与“上天震怒”明确切割开,也只字未提“反对都城北迁”一事。

永乐皇帝一时没有说话,却也没有发怒,只是面无表情。

下面,众多反对都城北迁的官员听了,却在胸口涌起一股闷气,但又无法硬顶上去,非要将“天火烧殿”和“反对都城北迁”相联系,因为今天的引雷试验已经将这条路堵死了。

可是他们心有不甘啊!

“陛下,臣有本要奏。”说话的是萧仪。

他双手呈上一本奏折:“陛下,这是臣昨日赶出来的奏章,敬呈陛下。”

不用说,这本奏章定然是说天火烧殿和都城北迁之事的。萧仪早就做好了准备,哪怕今天的试验结果对他不利,他照样要上本。

永乐皇帝接过来一看,果然他在奏本中的说法,在邹缉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都城回迁南京”的主张。

“《应求直言诏疏》”永乐皇帝轻声将奏章外的题目读了出来。

这个题目的意思是,你永乐皇帝前两天不是发下公文让我们直言不讳提意见吗?好啊,我就应皇帝陛下的要求,现在对你讲真话了,肯定直言不讳。

永乐皇帝翻看着,虽然内容都是在反对他的施政,特别都城北迁,但用语客观中正,也没什么激烈的言辞,甚至在奏本的前半部分,萧仪极有技巧地对永乐皇帝歌功颂德一番,特别称赞了永乐皇帝下《奉天殿灾修省求言赦》的“壮举”,说这是广开言路,于社稷有利,陛下纳谏的胸怀直追唐太宗。

可最终还是要绕回正题。

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他明确提出自己的看法,都城北迁、新都营建,耗时十数年、费银无数,以致“天下供役、民力凋敝”。

他还是认为,“天火烧三殿”是上天对永乐皇帝的警示。

“萧仪,今天引天火的试验,你都看到了。天火烧殿与上天的警示根本没有关系,否则天火今天劈了你宅中的照壁,烧了院中的大树,屡屡劈向你的宅院,又如何说得通?难道你是大奸臣,上天要一再警示?朕知道你写这本奏折时,还没有做这个试验,你现在还是没有改主意吗?”永乐皇帝问道。

“陛下,今天的试验是人力刻意所为,而天火烧三大殿却是自然发生,陛下当深思之。”看来萧仪毫无改变看法的意思。

永乐皇帝无奈地摇了摇头,继续看他的奏章。

后面是老调重弹,说定都南京是太祖当年顺时应天所定,且南京地处江南富庶与咽喉要地,南京作为国都要比北平合适得多。

永乐皇帝只当没看到,跳了过去,直接看他的上、中、下三条建议。

上策是,秋凉时去南京皇陵拜谒陵寝,就此宣告都城回迁、与民休息。

中策是,御奉天门以朝群臣,厚修德政以顺天心,俟缓而图北迁之计。

看到这一条中策,永乐皇帝的脸色明显沉了下来。

中策的意思是,请陛下在奉天门接见群臣,宣示自己将努力修德政、顺天心,以后再考虑都城北迁的计划。换句更直白话就是,新都营建暂停,烧了的三大殿暂时也别重修了。

乖乖隆地咚,这句话是在暗批永乐皇帝以前德政修少了、行事没有顺天心。更要命的是,他居然提议永乐皇帝在奉天门见群臣时表决心。

啥意思?这不是“接见群臣”,这是要永乐皇帝当众认错。

永乐皇帝能不怒吗?

到看完下策,永乐皇帝是真的怒了!

萧仪的下策说,当今朝堂之上,宵小藏匿其中,以“不畏天变”蛊惑圣听。若陛下一味听信谗言、逆天而行,则非臣之所敢知也。

这就是说,这朝堂之上、你永乐皇帝的身边有小人,你还愿意听他们的“不怕天变”之类的鬼话。再这样下去,后果我都不敢想。

小人是谁?高希就是头一号。

高希今天做这个引天火的试验,不就是要将天怒与皇帝失德做切割吗,不正是“不怕天变”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