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又得仁君、又得能臣(1 / 2)
“你混说什么!陈大人正派正直,什么时候抵赖了!”一个工科吏员在陈敬宗身边回怼道。
“你们工科自然都是耿直正派的人,可以不食人间烟火。拜托大人你了,我等都是普通的小官,每天一家大小都要等米下锅。如今再改回去,官俸小了许多,我便带着老少大小一起去陈大人家吃喝!”
“陈大人,你上书言事没错,怎么就将‘节流’的刀砍到我们头上了呢?”
“造一艘集装箱船据说要耗费白银七千余两,这么说停就停了。若真拆了,当废铜烂铁卖,岂不是拿国帑当废纸来玩,民脂民膏谁来赔补?”
众人你一句,我一句,反正都是陈敬宗不对。
你看,事不关已时,要么做壁上观,要么唱高调,要么想显示自己尽忠职守要做诤臣,上书力陈建造集装箱船和货柜码头的弊端,大力抨击派出探险船队的做法,不依不饶。
如今要“扣工资”了,都急了,都是别人的错。
古往今来,这样的人比比皆是。
可怜老臣陈敬宗,他扯着嗓子想解释、想劝慰,谁听他的!
堵门的官员要求陈敬宗想办法让太子收回“恢复祖制发官俸”的教令,否则绝不罢休。
工科的官吏们则又气又急,有的解释,有的回怼,双方吵作一团。
“陈大人”有人高声叫喊了一声。
陈敬宗听到了,一看,原来是一名传话太监。
“你还在这里做什么,还不快去午门见太子殿下?龙江船厂的工匠和家眷来了好几百号人,正聚集在午门外嚷着要见太子殿下呢?问是谁出的馊主意,要停了集装箱和货柜码头工程!”
“啊这”
陈敬宗等工科官吏听了,都紧张起来。
他们的本意也是为朝廷好,省点钱,不要将银子浪费在无用的地方,却没想到百姓聚众,若激起民变,这还了得!
陈敬宗被年轻官员搀扶着,紧赶慢赶地到了午门外,气喘吁吁。
高希正站在一张凳子上,拿着一个纸壳喇叭高声向人群喊话:“诸位龙江关的乡亲,无论有何要求,都可以向太子殿下、向本官讲明,只要是合理的,太子殿下一定会照准,切不可聚众闹事!”ъine
“高大人,我们并不是来闹事的,只是想对太子殿下和高大人说,集装箱船和货柜码头停不得啊!大家都在工程上干活,都靠着做工养家糊口呢!朝廷停了工,我们找谁吃饭去?”
“高大人,已经造好的部分船体和码头,可都是好木料、好钢好铁,花了多少人工和心血造出来的,说停就停了,还要拆了。这不是皇帝和朝廷的钱吗,不是老百姓的血汗吗?岂不是浪费了?”
“大人,我们听说锦绣商号已经下定,要我们龙江船厂帮着造码头和集装箱船,这不就来钱了吗?为什么要停?”
“造好了集装箱船和货柜码头,以后郑大人的船队就能运回来更多的金银和宝物。上回拉回来三百万两的东西,造一条船才七千多两银子。为了省七千两银子,不要几百万两银子,傻子才这么干呢!”
人群中的人们憨厚朴实,虽然没有官员们满腹经纶,却几句将问题说得十分透彻。
朱高炽在一边听得明白,这时他也站到了一张凳子上,高声回复道:“众位乡亲,本宫在此向你们保证,你们想说的话,本宫都会转奏圣上,他老人家都会听到,你们的饭碗更不会丢。安心回去做工,日子会越来越好!”
哗哗哗经久不息的掌声,太子再次刷了一波高人望。
掌声之后,人们渐次散去。
朱高炽走到陈敬宗面前说道:“陈大人都听到了吗?”
“臣臣听到了。臣的奏议有失当之处。”陈敬宗有一说一,自己认识到的问题和错处,他也能坦然面对,确实是诚实正派的正人君子。
“陈大人言重了。经国理政,需要陈大人这样耿直敢言的忠臣。不过,奏议、弹劾是不是对,要多做调查研究,不能只凭一腔热血。否则,省了几千两银子,丢了几百万两银子,甚至让成百上千的工匠和他们的家眷丢了饭碗,我们的罪过就大了。”
“太子殿下所言甚是,臣领受了。只是,太子殿下今天发的教令,说要恢复祖宗成法发官俸,这”
看来陈敬宗也并非不食人间烟火,失节事小、饿死事大。降薪这种事,放到谁的头上都不会乐意的!
“哈哈哈”朱高炽笑得很开心,还不时地瞥一眼身边的高希,“陈大人放心,朝廷才改革官俸不久,不会轻易朝令昔改的,那只是高大人的一个建议。”
高希也笑了,笑而不语。
朱高炽和高希走远了,陈敬宗才回过味来,原来是声东击西的计谋啊!
他看着朱高炽和高希的背影,欣慰地点着头、喃喃自语道:“我大明又得一位未来的仁君,一位未来的能臣啊!”
大明的朝廷纷纷扰扰,远在万里之外的漠北草原,也同样被两封书信搅地起了政治风。
漠北草原,土剌河畔,瓦剌大汗马哈木的金帐内,炭火融融。
自从三年多前,忽兰忽失温之战大败,逃亡到土剌河料的瓦剌大汗马哈木便一厥不振。
马哈木看上去苍老了许多,原本锐利的眼神也消散了许多。
他当年从大明国买来的四张爱不释手的沙发,如今也变得陈旧了,两边扶手的布料被磨去了许多,泛起了岁月的黄色。
“呜呜呜,我亲爱的小巴特尔来信了”坐在边上另一张沙发上的斡亦剌部台吉把秃孛罗正抹着眼泪,听着通事将汉文内容翻译成蒙古语。
“呜呜呜我的巴特尔,我已经三年没他的消息了他已经会写汉文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