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3章 诏狱(1 / 2)

加入书签

其实,根本没人管他们这个雅间里的事。金妈妈放了一对沙发在公共区域,供好奇的客人试坐,结果引发轰动。

轰动的结果就是,当场不断有人下单订购沙发。

这里的大多数客人非富即贵,沙发虽贵,在他们眼里则不值一提。有人要给自己买,有人给大小老婆买,有人孝敬双亲,有人纯属为了面子也要买。

股票说明会没有开始,沙发已经卖掉好几十对了。

客人陆续到了,将整个大堂坐满,但还是有人不断进来,最后连边边角角、大堂二楼的走廊上也站满了人,都等着这一场“股票说明会”开始。

要说金妈妈的能量还真是大,她将自己这么些年积累的重要客户请了个遍,这些客人又带了客人,再加上锦绣行布行和松江会馆请来的客人,少说也有三四百人的样子。

吉时一到,随着“当”的一声锣响,大堂最前方一整面墙上原本挂着的一整片遮盖用的大红布,被伙计们一下子扯掉了,露出一页pp来。

神采飞扬、身着一身儒衫的高希稳步走上前方的高台。

呼~,华美的现场布置,再加上高大英俊的高希出场,视觉冲击太大了。

原本“嗡嗡嗡”嘈杂的大堂,突然之间就安静了下来。

“他是他是他是汉”杨士奇先是看到一个高大的后生上了台,再定睛一看,将他吓了一跳,这不就是十年前的汉王吗?

“他不是汉王,只是特别像汉王而已,他叫高希。”永乐皇帝平静地解释道。

可是大堂里的其他人,却不可能有人向他们解释。

这些非富即贵的客人中,当然有人见过汉王朱高煦,便私下议论起来。

“他是汉汉王?”也不敢大声,只能与就近坐着的朋友私语。

“怎么可能?汉王没这么年轻。”

“可是也太像了。”

不过,人们的注意力很快就转移了,因为高希所说的“股票”,赚钱太轻松、来钱太快了。

渐渐地,连永乐皇帝和杨士奇,也听得入了神。

“这位王二姐,原本只是松江府华亭县乡下的一个不识字的村妇,却因为买了众筹票、股票,因为知道了股票为什么可以分红,知道了该在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便赚到了超过她们家原来收入几倍、几十倍的钱”

高希还是先说了王二姐的故事,这让场子里那些文人骚客、殷实的小户人家等都激动不已。

这些人心想:我们虽然比不上王孙公子、豪门大户有钱,但总比王二姐强吧,一个村妇都能买卖股票赚到钱,我们肯定更没问题了。

这些人中便有一些先按捺不住,去一边找锦绣布行的伙计,询问如何登记购买股票了。apbiqμνne

真正的王孙公子、豪门大户却对“王二姐买股票”这样的事不怎么感兴趣。

“锦绣布行原来只是一家小布行,几乎到了要倒闭的地步。然后通过供销合作、限售等办法,将布业做到了松江府的老大,通过发股票,将赚到的利润和大小股东分享。诸位看这里”

高希指着pp上的一张趋势图,讲述了几次分红带给股东的收益情况,下面的人都惊呼起来。

“什么?买十两银子的股票,一年分到了三十二两银子的红利?”

“这还没有算本金呢?”

“高公子举的那个例子是众筹票,本金要期可以兑回。”

“股票不能拿回本金,岂不是不合算?白送给锦绣了?”

“你真糊涂,买了股票,就可以一直领分红,一直领下去,你死了,你儿子去领,你儿子死了,你孙子还可以去领”

“你、你儿子、你孙子才死了呢,你们全家都死了。”

说完分红情况,高希又说起了锦绣的业务发展规划。他讲到了正在兴建的丁家村码头,还在不断扩建的锦绣织坊,准备开业的锦绣应天号,锦绣酒楼等等,以及这些业务一旦实现后,可能的收入和利润增长规模。

除非是做生意的大老板或大客商,否则还真没几个人能听懂高希说的这些锦绣未来业务规划的东西。

滕老爷也坐在其中,颇含深意地点着头,一会儿便向身边的管家耳语了几句,管家便去找锦绣的伙计办购买手续了。

小张掌柜也来了,但今天他根本没空来找高希报告卖掉了多少股票。

他现在要想的是,赶快向他叔叔大张掌柜报告,收了这么多股票的钱,如何花?如果不花出去,不变成实实在在的业绩,没有利润可分,那麻烦就大了。

几个办事的锦绣小伙计,在一边的咨询处将几只算盘打得“噼里啪啦”乱响,听着小张掌柜的调度,收取定金,登记买家资料。

台上的高希还在说着:“自锦绣的供销合作、限售、分号、织坊等业务开展之后,华亭县的相应赋税收入比往年提高至少三成”

“嗯,有点意思,有点意思”听到赋税增加,永乐皇帝喜上眉梢。

“老爷,这高希可不是一般人。”杨士奇听到此处,深为感慨。

“你可知道他是谁的亲传弟子?”永乐皇帝问道。

“倒是不清楚。”

“沈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