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17章 东线崩溃,连丢三州(1 / 2)

加入书签

宋弘启已经重新换上一身龙袍,身上的气势变得更加强烈,此刻脸色阴沉的样子直接让不少人腿肚子打转,太过吓人了,要是没见过世面的人见到如此场面,恐怕已经吓得趴在地上。

整个大殿瞬间安静下来,同时也按照官职大小,分文武两列站好。

文官最前方,是两名老者一名中年人,分别是当朝宰相、太傅、太师!

文官最前方一共两人,一名老者和一名雄壮的中年男人,分别是当朝四大柱国之一和太尉!

往后便是各品官员左右两边各自站好,静等着宋弘启说话。

“这个点将各位叫来,是因为前线传来一份赤色军报。”说着,宋弘启将那份染着血的迷信拿了出来。

众人看到迷信染血,顿时全都脸色大变,赤色军报上怎么会有血?

谁这么大担心敢打赤色军报的主意?

“赤色军报染血,这是欺我大宋武将无人吗?”四大柱国之一的东柱国程元释冷哼一声道。

其余人听到这话只觉得冷汗直流,这话一出,恐怕不知道有多少人要跟着掉脑袋。

要是山匪叛贼做的,朝廷恐怕会直接派大军去平叛,而且还是鸡犬不留的那种。

毕竟敢拦截朝廷的赤色军报,那是诛九族的大罪!

就连文官这边也不由皱起了眉头,不管这事儿出在哪里,文官集团这边恐怕也要撸下去一大串!

“这信的血是斥候的,他是强行撑着一口气将密信送到我手中,送到之后心力松懈,血气逆流染了密信上!”宋弘启冷冷解释道。

他之所以要将密信拿出来,就是要给在座的文武大臣敲一个警钟,谁要是敢在这事儿疏忽,不管你是谁,都得完蛋。

听到宋弘启的解释,在场的所有人这才长出一口气,没事儿就好。

刚刚开口的东柱国程元释脸色终于是缓和下来,幸好没有出事儿。

“陛下,密信当中说了什么?到底是南方出了事儿还是北方出了事儿?”程元释继续开口问道。

在场能跟宋弘启如此说话的可不多,但是程元释绝对能算得上一个,程元释今年已经快七十,满头银发,但是他只要往那里一站,宋弘启都要礼让三分。

大宋柱国,可不是谁都能当的,那是真正能撑得起大宋一片天的人。

“刚刚送来消息,南柱国兵败三百里,大周东线军团连下三州,到如今才堪堪挡住大周军团!”程元释都开口了,宋弘启也没有打算继续隐藏下去,直接道。

轰!

此话一出,在场所有人全都脸色大变,夏侯淳败了?

被连下三座州府?

岂不是大宋东南部已经有四州之地落入了大周手中?

天……塌了?

要是夏侯淳挡不住大周东线军团,大周军岂不是能一路北上?

夏侯淳都挡不住对方,大宋还能有谁能挡住大周军队?

虽然皇都当中还有一位东柱国,但是其手中的大部分兵力都已经被调到了北方,东柱国手中现在已经没有兵力,要不然也不会在皇都待着!

此消息一出,大殿众人顿时人心惶惶!

“陛下,夏侯淳那老东西是真踏马废物,他是不是真的挡住了大周东线军团?还是说勉强拖住?”程元释怒骂了夏侯淳一阵,随后接着问道。

太尉、沉香、太傅等一阵官员目光全都投向了宋弘启,这个信息很关键,甚至关系到大宋将来的将来。

东部,南部已经抽不出更多的兵力,一点夏侯淳真的挡不住,就真的没人能挡得住大周军队了。

“从信中来看,夏侯淳应该还是有把握能将大周军队挡住,不过三座州城……他也没有能力能再夺回来,双方暂时陷入了僵持之中!”宋弘启揉了揉眉心,道。

听到宋弘启这么说,众人心中稍稍松了一口气。

情况虽然糟糕,但也还没到最坏的情况。

不过三座州府沦陷,也不是一件小事,大宋南部一共才十一州,一下子被夺走十一州,相当于有三分之一的领土落到了大周手上。

最重要的是,大周拿到了三座州府内的所有资源,他们又能撑过一段时间了。

“诸位,此事该如何处理,都发表一下意见吧!”宋弘启无奈地揉了揉脑袋,满脸的疲惫之色。

以如今的大宋来看,已经抽不出太多的兵力去援助夏侯淳,相当于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听到这话,一众文臣武将却不敢第一时间发表自己的意见,以大宋目前的情况来看,他们拿大周的东线军团还真没多少办法。

如今整个大宋南部已经完全乱成一锅粥,因为厢兵营被抽调走,叛军四起,连自保都是问题,更别说抽调兵力援助夏侯淳了。

东部诸州和中部诸州的兵力大多都援助了北方,也抽调不出太多兵力。

唯一还能抽调出一些兵力的就是西部诸州了。

可西部诸州的兵力是大宋最后的底牌了,要是动了,要是大宋跟大周的西部战线也顶不住,到时候就真的麻烦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