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十八章 凉州暗流涌,北境风云动上(1 / 2)

加入书签

满宠这番话,瞬间点燃了其人麾下这群亡命之徒的斗志。

这几名游侠头目眸光闪动,躬身抱拳:“满使君但请放心,此番仆等必马到成功!”apbiqμνne

满宠看向其中一名八尺有余、看起来极为精细的昂藏汉子。

“史阿,你剑法极为了得,然则你今将身处敌境,于彼地,固需你之武艺、刚勇,然更需你之谋略也!”

这个史阿,正是历史上后来教授曹丕剑法之高手,其人还是汉灵帝虎贲中郎之一:王越的高徒。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虎贲中郎为虎贲郎之一,简而言之,此职相当于汉灵帝的大内侍卫。

董卓便曾为禁军系统的羽林郎。

也不知出身于六郡良家子的王越,是如何收了一个游侠当徒弟的。

史阿先是神色一凛,旋即肃然抱拳道:“仆谨记满使君教诲。”

他剑法是极了得,然并卵,满宠在探知其人落脚之处后,便率一屯剽悍骑兵包围了彼处。

那些骑兵在下马后,以伍为单位结成阵势,纵使史阿武艺极高,也难以突破包围圈。

其人白白挨了顿乱拳不说,还被满宠绑缚起来狠狠折磨、蹂躏了一番。

其实,史阿一点儿都不冤。

谁让其人是卞夫人的秘谍之一、还是其中一个大头目呢。

而且,其人对手是宠哥:当年许都大名鼎鼎的酷吏宠哥。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满宠再次强调:“诸君切记言许都话!此点至关重要!”

众游侠头子们异口同声:“诺!”

满宠挥挥袍袖:“速去!”

众人皆离去后,满宠捋须而笑,凤目中精芒乍现。

同一时间。

赵旻端坐于荀彧的衙署内,向荀彧抱拳。

“大人,旻欲先压服河套之匈奴!”

荀彧微微愕然。

“阿旻何出此言?”

赵旻淡淡一笑:“大人,前者刘子台欲勾结匈奴左贤王助战,可知河套匈奴已怀不轨之心。

首发≈:塔>-读小说

而今已入冬,若匈奴乏粮,其众必将南侵河东劫掠粮草焉。

旻以为,某等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待震慑其众之后,至明年开春,旻可使其自北路出兵,绕韩遂身后,攻其人于无备也!”

荀彧抚须沉吟片刻后,俊目陡然一亮。

“阿旻此计甚妙也!然则…你又欲领兵出征乎?而今许都虽似平静,实则仍暗流汹涌。某本欲劝你,不可于冬日出征。”

赵旻紧紧蹙起眉头,旋即失声道:“大人,莫非袁本初欲使诡计乎?”

赵旻有些懵。

天下局势已渐趋稳定;许都那些宵小之徒,也被满宠犁了个遍后,又犁了一遍。

就这,袁绍还能折腾?

荀彧叹了口气:“阿旻有所不知,你在许都时,颖川士人自然心中安定,无人生异心。此番你出征九江,往返不过月余,颖川亦风平浪静。

然则,河套之地距许都两千余里,匈奴人又无城池,且彼处属并州境内。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若你亲征,往返至少四月不提,尚需防备高元才偷袭。征金城郡亦然。你须谨记,而今你不可久离许都。

待明年天下稍安、许都人心皆定、伏皇后产子之后,你再征讨韩遂亦不迟。”

荀彧的担忧极有道理。

许都距金城郡近两千四百里,河套之地距许都两千出头,而如今已是十月中旬,赵旻这一来一回四个多月,顺利尚好,若不顺利…

反正荀彧不敢赌。

赵旻如今是荀彧复兴汉室的唯一希望,荀彧不敢让赵旻冒太大风险。

再者说来,赵旻麾下,如今不乏良将。

荀彧见赵旻蹙眉思忖,当即趁热打铁。

“阿旻,你之计甚妙也,何不遣前将军、文远自河东北上,子龙、公明自壶关谷道斜插,以断并州道路?

再由文谦坐镇河东北部,严防匈奴骑兵抄截我军粮道。如此一来,关中、河东、上党皆可输送粮草、辎重,何愁此战不定?”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总之,在荀彧看来,赵旻这个定海神针是绝对不能离京的。

如今张绣坐镇南阳、李典坐镇汝南、徐盛坐镇九江、于禁坐镇潼关、刘备这个半军阀半汉臣,则坐镇东郡。

此外,关中四关之大散关还有马腾驻守,因此四方诸侯皆被赵旻一方严密守御,而袁绍一时之间也找不到任何正当理由讨伐赵旻。

如今赵旻为忠心耿耿的大汉卫将军,讨伐赵旻,便等同于讨伐朝廷。

“你没戴帽子”这种找茬的借口,当然难以服众,甚至会引得天下人口诛笔伐。

话说回来,出身于名门的袁绍,也不是这种无耻之徒。

诚如赵旻所言,此正是定匈奴之天赐良机也。

东汉朝廷对凉州,不但控制力薄弱,而且不得半点儿人心。

所以,一味征伐,无法解决凉州根本问题。

综合素质比巅峰期诸葛亮更胜一筹的荀彧,早已在思考定凉州之策。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也因此,荀彧除了不允许赵旻亲征之外,与赵旻一拍即合。

以荀彧如今堪比丞相的地位,赵旻还真不能不听其人的建议。

遑论荀彧之策无懈可击呢。

然而,赵旻毕竟是赵旻。

“大人可知,河套匈奴而今何在?其部几何?青壮又几何?旻之所以欲亲征,乃欲目睹匈奴之详情也。”

荀彧微微一笑,起身自书架上抽出数卷简册。

“阿旻请看!”

赵旻匆匆浏览完毕这数卷简册后,再也无话可说。

其人抱拳道:“大人运筹帷幄,旻深感佩服!”

这些简册的内容,正是匈奴诸部的大致栖息地、匈奴各王的势力范围、各个王帐在四季的扎营之处、以及匈奴各王帐下的大致牧民数量。

塔读-读小说

赵旻只是一时脑洞大开而已,但人家荀彧早已默默想出了全盘计划。

试问如荀彧这般的总裁,哪个董事长不喜欢?

难怪曹老板可以放心大胆地将后方交给荀彧。

而且,衣带诏之事,也足以证明荀彧对汉室的忠心。

荀彧对衣带诏心知肚明,可人家就是不说。

董昭、刘晔二人那点儿雕虫小技,又怎么可能瞒过荀令君?

饶是赵旻臭不要脸,此刻脸色也有些发烫。

荀彧不但冷冷地旁观董昭、刘晔讨“天子秘诏”的表演,而且还默默地为自己这几人遮掩…

赵旻暗想:老子那拙劣的表演…

作者题外话:不知为何,在本章结尾处,某突然想起《演员》的歌词…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汉时,从军不在七科谪内者或非医、巫、商贾、百工之子女,为良家子。

这个出身,在汉末相当高!三国君主,无一是良家子,门第够不上啊!

所以,无论董卓还是王越,都绝不可能是庶民。

六郡则是陇西、汉阳(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六郡也。

前三郡属凉州,北地地处关中,也属凉州刺史部;

上郡、西河为如今宁夏一隅、榆林、府谷县、吕梁、鄂尔多斯、巴彦淖尔、包头等河套区域,属于并州刺史部,也就是袁绍的地盘。

左贤王的王帐,恰好在靠近西河郡的上郡,后世神木市一带。

在汉末,彼处水草丰茂,是一处绝佳湿地。

后世西伯利亚、高加索山、贝加尔湖的候鸟,冬季时一般都南徙至此。

这一章,咱们着眼于夫罗,来看一看南匈奴。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于夫罗是东汉末年的南匈奴单于,活跃于初平年间。《晋书》则称于夫罗是前赵皇帝刘渊的祖父,即五胡十六国奠基者的直系先祖。

于扶罗死,弟呼厨泉立,以于扶罗子(刘)豹为左贤王,即元海(刘渊字元海)之父也。--《晋书刘元海载记》

其实刘渊与于夫罗并非直系亲属,乃是刘渊发迹之后的冒认,借此自抬身价。关于这一问题,唐长孺、陈勇等学者已做出过明确考证,兹不赘述。

注意:此处见唐长孺先生《魏晋杂胡考》、陈勇先生《刘豹世袭的造伪和刘猛起兵》。

由于于夫罗的记载过于散碎,又曾多次效力于不同军阀,因此其政治立场便显得尤其模糊。

梳理史料,可知于夫罗的立场其实颇为单纯,他可以被视作东汉朝廷的附庸。或者说,汉帝在何人手中,于夫罗便听命于何人。

开篇先简要谈一谈南匈奴的制度变迁,这有助于理解于夫罗继位的历史背景以及后续的行为逻辑。

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势力急剧衰弱。

东汉永元元年,窦宪率部北伐,大获全胜,至燕然山“刻石勒功,纪汉威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