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章 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1 / 2)

加入书签

袁绍长叹一声后,抚须道:“阿瞒,兄自认待君不薄,君何以叛我而自立乎?”

曹操仰天长笑,笑声中却带着无尽的悲凉与凄怆。

“本初兄,操最初之时,不过欲为一郡之守,以操之道治一郡国耳。

然则,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汉祚既衰,国亦不国。

是以操便欲借兄长之名望,兴天下之义兵,讨洛阳之不臣焉。”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袁绍打断了曹操的话。

“阿瞒,此事休要再提。彼时我等初至诸郡国,尚且难以立足,遑论兴兵讨董。

再者说来,我等立臧子源为盟主之举…唉!此事不提也罢。阿瞒,你可略过此丑事,休得再言。”

所谓“酸枣会盟”,其真相是这些初入各地或任太守、或任国相的各方“诸侯”,尚且得不到当地豪族支持,因此并未会盟。

而且,这些“诸侯”居然公推臧洪臧子源为盟主…简直是荒天下之大谬!

臧洪当时的官职是一郡功曹,属于太守自募的体制外人员。

因为这些“诸侯”都害怕董卓老贼事后清算,所以臧洪只是个背锅侠罢了。

此事不但是曹操之耻,更是袁绍之奇耻大辱。

遑论所谓“关东联军”,几乎都要被董卓老贼打出翔来。

若非董卓老贼麾下胡轸和吕布的凉州系、并州系内讧,恐怕孙坚都拿不到一场大胜。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正所谓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值此兵败之际,曹操索性不再藏着掖着,将真相大白于天下。

于是,曹操继续道:“本初兄长,董卓老贼因河东白波军欲断函谷关,是以迁都长安。

此后,你我皆不喜关中伪天子,是以欲立幽州伯安公为天子,怎奈初平四年冬,伯安公兵败为公孙伯圭所擒。”

曹操又说出一桩秘辛:董卓老贼迁都,并非因关东联军…实际上关东联军根本打不过凉州铁骑。

真相是:

河东白波军杨奉、韩暹等人欲占据函谷关,董卓担心自己后路被断,这才被迫迁都长安。

曹操如今也坦承,当年自己也曾参与拥立刘虞为天子,以对抗关中李傕、郭汜拥立的刘协。

袁绍闻言也变得感性起来。

“孟德,彼时,你我之策为我据幽、并、冀、青四州,你为我攻兖、豫二州,然后我等在上党、河内合兵,据司隶而东进徐州,最终你我雄踞北方。

塔读小说&a href=&ot;/n-gi/l/eail-pren&ot; &ot;__f_eail__&ot; aa-feail=&ot;9八八9&ot;>[eail pree]&/a>更多优质免费小说,在线免&费阅&读!>>

然则,孟德,自你欲迎伪天子之后,便逐渐背离初衷及你我既定之策。故而我仍发此问:你何故叛我?”

袁绍可谓句句诛心。

他实际上是在骂曹操:老子立你为兖州刺史,扶持你立足兖州,甚至吕布生乱时,老子还不计代价、不求回报地助你平乱。

咱俩计划好的,要合力雄踞北方,老子为此又出兵又出粮,可你这小老弟是如何回报老子的?

你夺老子河内和上党不说,如今还欲弑你旧主乎?好一个得志便猖狂的中山狼!

虽然此时还没有中山狼这个名词。

曹操闻得此诛心之言后,再次仰天大笑,这一次,他的笑声中带着嘲讽。

“汉失其鹿,群雄共逐之!弟欲与兄逐鹿中原,又有何不可?况且弟始终尊天子为主,弟为天子之故,而讨不臣之兄,又何罪之有?”

袁绍冷笑不止:“阿瞒,你非尊天子为主,实欲代汉而自立也!你我道不同,不相为谋!”

曹操故作诧异:“岂独操有代汉之心耶?兄长欲立傀儡天子,与弟又有何异乎?”

首发≈:塔>-读小说

袁绍仍冷笑连连。

“阿瞒休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绍五世三公,生为汉臣,死亦为汉鬼!岂你阉宦之后可比哉?

十年前你我共谋诛除董卓老贼,彼时阿瞒你之言,犹在我耳!然则,今时之曹阿瞒,终已非昔日之义士曹孟德矣!”

曹操哈哈大笑,竟笑出了眼泪。

“我兄何其愚哉!汉祚已衰,我欲襄周公之伟业,又有何不可?”

袁绍仰天大笑,豪迈笑声响彻四野。

其人止住笑,指着又当又立的曹操正色道:“你非周公,实周文王也!

你囿于名教,为逐鹿之群雄所迫,欲自立而不可得,待你身死,你之子嗣必为周武王!”

袁绍的政治嗅觉果然了得,他已看透了曹操又当又立的全盘谋划。

实际上,南北朝诸多开霸府之权奸,都是以曹操为标榜。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不待曹操辩驳,袁绍复又大笑道:“曹孟德,我必废当今之伪天子,而改立大汉嫡系血脉为帝,兴汉之伟业,便由我为之!”

曹操念及此时正隐于暗处的赵旻,嗤笑一声,摇摇头不再多言。

其人长叹一声,向袁绍深深一揖。

“兄长,无论如何,弟终对兄有愧,今弟亡于兄之手,亦死得其所哉!”

袁绍作揖还礼:“阿瞒,阿弟,你与我之恩怨,自此一笔勾销!你之眷属、族人,兄必善待之。弟尽管放心!”

言罢,其人直起身,眼中露出不舍与怅然。

“你我兄弟,本可共扶汉室,何至于此?何至于此?何至于此乎?”

其人灵魂三连问后,泪水不由自主地自眼角滑落。

本就感性的曹操,此刻更是真情流露。

“兄长勿悲,此乃弟之抉择也。弟最后苦劝兄长一句忠言:

塔读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郭嘉先是远远向曹操尸首行了个稽首礼,随即喃喃道:“世无明公,如伯牙失子期,又有何趣?明公稍候,嘉于泉下与明公痛饮三百杯!”

言罢,其人一如曹操一般,从容辞世。

这如游侠一般放荡不羁、而又重视恩义的豪杰,也毅然决然地追随曹操而去。

赵看着这一幕幕,眉头紧紧蹙起,心情变得极为沉痛。

高台上,袁绍哭得险些背过气。

袁绍虽对此早有心理准备,但当曹操当真死在自己眼前时,袁绍仍感悲痛欲绝。

然则…

英雄也好,奸雄也罢,总之,曹操会甘心投降苟活?

这就是可恶可恨的乱世!

众人仍沉浸于或悲痛、或难过、或惋惜、或自我心灵拷问的种种复杂情绪中时,远处骤然传来一声高喝。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广陵陈元龙,率一万精兵,前来援救曹公!”

这声高喝犹如一发信号弹。

四面八方,呼喝之声此起彼伏。

“泰山臧宣高,孙仲台,率四万泰山精卒前来援助曹公!”

“河内太守魏种,率一万骑兵援助曹公!”

仍是赵最先反应过来。

其人翻身上马,牵着一匹骏马驰至袁绍的高台之下。

“主公速速上马!徐州、河内六万援兵已至此,我军恐难以抵挡,不若速退至黎阳!”

袁绍和赵都清楚,由于曹军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袁军虽最终获胜,却也仅是惨胜罢了。

如今袁军可战之兵,已不足三万,且此刻均已松懈,又未吃午饭,哪里是六万精兵悍卒的对手?

塔读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中平三年至四年(1八6-1八7),发生之大事皆与袁、曹无关,诸葛珪故,孙坚因平区星之乱封乌程侯。

中平五年(1八八),冀州刺史王芬、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连结豪杰,谋废灵帝。

从可见史料看,曹操、许攸、华歆、陶丘洪等人均牵涉其中,甚至连刘备也受到了事件波及,并最终改变了东汉的历史进程。

王芬在《后汉书》中被记载为“王考”,属于清流党人,八厨之一。《魏书》则称王芬“有大名于天下”。

度尚、张邈、王考(即王芬)、刘儒、胡母班、秦周、蕃向、王章为“八厨”。--《后汉书党锢列传》

(王)芬有大名于天下。--王沈《魏书》

王芬之乱,被汉、魏极有默契地删除。

关于此事,咱们后文详谈。总之,因此事,汉灵帝刘宏和何进坚定了要消除地方藩镇割据之患…

他们想多了!

王芬之党,刘宏尚且不敢处分,对那些有部曲的军阀,刘宏敢动手?

首发≈:塔>-读小说

王芬之事后,曹操未受处分,且八月,汉灵帝建西园八校尉,为其人收买官之财,袁、曹二人皆列其位。

绍对此深以为耻。

重头戏来了。

中平六年(1八9),王芬之乱一年后,天杀的刘宏终于崩了。

何进未听绍劝阻,死于十常侍乱刃之下,董卓老贼无人可制,肆意兴废立之事。

卓按剑叱绍曰:“竖子敢然!天下之事,岂不在我!我欲为之,谁敢不从!尔谓董卓刀为不利乎!”

绍勃然曰:“天下健者,岂惟董公!”

绍逃亡冀州,卓表其为勃海太守。绍作书与韩馥,韩馥听其举兵。

操逃亡中牟,后辗转陈留,得卫兹之助,募五千部曲。

初平元年(190),正月,张超麾下功曹臧洪,提议张超、张邈兄弟,倡讨董联盟。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