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收钟繇,震杨彪上(1 / 2)
赵旻一边仔细剖析着眼前钟繇由于心神失守而露出的微表情,一边用心回忆着陈群所献之策。ъine
对于前世护卫头号领导人长达十余年的他而言,这只是基操。
赵旻在回忆陈群之策的同时,犹有余力腹诽曹操。
四年后,曹操如当年其人破下邳一般,引漳水灌邺城(后世临漳县,战国时期魏文侯魏斯的重臣西门豹治漳河,就在此地),以淹死、饿死邺城半数黎庶为代价,攻克邺城。
赵旻默默腹诽:
曹操一边感慨“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一边毫不留情大肆杀戮平民的行为,实是其人心态扭曲的表现。
随即赵旻又想:曹操在克邺城后,颁布《收田租令》,自此开始大力抑制土地兼并,这才让老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也就是说,如今的曹老板实施屯田制刚好满四年,还顾不上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曹操的思路简单粗暴。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他通过推行屯田制,终止了东汉那些极不合理、却偏偏又名目繁多的人头税。
钟繇之所以认定曹操有平定天下之能,最主要原因便在于此。
钟繇与荀彧截然不同,与杨彪更是背道而驰。他因痛恨桓灵二帝,所以渐渐走上辅佐曹操背弃汉室之路。
所以,全家皆乱臣贼子的赵旻,最需要钟繇这种人。
于是乎,赵旻抱拳笑道:“元常先生,而今局势为汉室当兴,曹孟德已渐趋穷途末路矣!”
钟繇颓然叹息:“从文所言甚是。孟德前有兵精粮足之袁本初,后有一众汉臣对其人离心,即便其人因屯田而积攒不菲军粮,覆亡亦几成定局也。”
赵旻不由心道:
袁绍便是看出曹操屯田这一点,所以不得不尽快向曹操宣战。
若袁绍犹豫不决,任由曹操征兵屯田、发展壮大,再等三年,前者必将难敌后者!
所以,田丰、沮授这两个认不清时局的糟老头子,我绝不收!
塔读费无>弹窗,&a href=&ot;/n-gi/l/eail-pren&ot; &ot;__f_eail__&ot; aa-feail=&ot;012f41&ot;>[eail pree]&/a>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袁本初若兴兵攻许都,便为汉贼也!汉室虽倾颓,但四百年之积威犹存!
旻奉天子秘诏以顺讨逆,响应者必众!且袁本初与曹孟德两败俱伤之下,其人实力必将大损,此消彼长之下,袁本初焉可为天子之敌手?”
钟繇已渐渐恢复冷静,其人缓缓摇头:“若仅如此,恐事犹不可为也!袁本初兵精粮足,谋士猛将如,从文不可轻忽视之!”
全程作壁上观、始终未出一言的刘晔这时笑着作揖。
“元常先生有所不知,吴侯孙伯符新近调三十万斛精粮至陈留。其人献此厚礼,乃欲与我主共抗袁本初也。
此外,我主定汝南之时,江夏太守黄祖亦曾出兵相助,南阳之所以半月之内易主,亦与刘景升有关。
元常先生莫非以为,以我主陈留三万余精兵,臧宣高五万泰山精兵,外加江东孙伯符、荆州刘景升之助,尚不足以对抗两败俱伤后之袁本初乎?”
钟繇拍案道:“若如此,退袁本初便无忧矣!从文,我且问你:待击退袁本初后,你当何以匡扶当今倾颓之汉室?”
赵旻心道:这等事又岂能难倒我?
于是赵旻侃侃而谈:“汉室之倾颓,在于国弊而家丰。是故,若欲解黎庶倒悬之苦,欲脱汉室倾颓之困,必以安民为先。
塔读小说——免费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以是故,首先旻当发《收田租令》,约束士族、豪强肆无忌惮兼并庶民之田亩,以使民皆有田可耕;其次,旻当重申《汉律六十篇》,决不姑息作奸犯科者,以护良善庶民;
再次,旻遣兵卒屯田垦荒,不侵庶民田亩;最后,旻撤销算赋、口赋等丁税,将舍地而税人,改为以户征收刍藁、田亩等田税,盖因度庶民之田,易如反掌耳!
无地之流民若愿编户入册,官府可以每丁五亩之额授予良田,十年内此地归官,流民耕种。
十年内,流民种植所得,若借官府之牛,则十征其四;无牛者则十征其三。授地满十年后,其地改归其户,恢复常税。
凡授田之民,十年内官府仅征收其田税,其他杂税、徭役一概免除。”
赵旻最后这一条,实际上就是屯田,他只是给了老百姓一个盼头:
十年后,官府授予他们的土地将转为他们私有。
东汉一亩地,约为后世七成大小,良田亩产,丰年接近九石,荒年近五石,平均折算近七石,后世二百市斤。
以每户十五亩良田算,平均下来,农户种一年粮食,缴完税后,可余六十石左右,也就是后世一千八百市斤。
五口之家劳作一年,可得一千八百斤粮食…这是什么概念?
塔读小说app&,完全开源~免费的网文小说网-站
按每人每天八两算,外加粮食换布裁衣…
简而言之,不能说农户衣食无忧,但至少算勉强解决温饱。
四成田税已经极低。
要知道,农户若仍依照汉制缴税…他们根本不考虑种地,仍会卖地后做流民,或者依附士族。
盖因丁口税过于繁重。
钟繇听得连连颔首,只是听到最后,他蹙眉问道:“且慢!从文,你所言安民之策绝无问题,然则,良田从何而来?”
赵旻微微一笑,胸有成竹道:“可将无主荒地、兵卒开垦之荒地、以及士族赎买罪责免除徭役之良田,统筹分配后授予流民。
以每户三丁二妇孺计,安十万户流民,便需一百五十万亩良田,然则此事不劳元常先生忧心,旻自有主意。”
赵旻只是放嘴炮而已,实际上他根本没主意!
赵旻虽然与原身的记忆融合…但士族出身、从小拿金饼当反斗圈玩的原身,其人能了解多少民间疾苦?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赵旻只看史书,能看到具体民情?
但这并不妨碍大局。
因为论及对民间疾苦的了解程度,钟繇若自谦第二,绝对没有哪位名臣敢自称第一。
杨彪最多排第二!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