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太子党告老还乡(2 / 2)
所以如今便出现了这一幕,许多尚书级别的元老,开始纷纷告老还乡。
不过也不怪他们,毕竟一旦新帝登基,他们这些带着太子党标签的肯定要下去,现在如果闹起来,可问题是,他们如今的皇帝可是朱元璋啊!
那个开国大帝,杀的无数官员人头滚滚的朱元璋!
所以大家都很平淡,这一点体现在今日上朝时,没有轰轰烈烈,所有年纪到的人,或者与太子瓜葛太深的,基本上都主动请辞。
刘伯温和李善长两位文官之首,相互对视一眼,皆看出了对方双眼之中的落寞和老态,似乎他们也到了该隐退的年纪,但是事情终究还是要做下去!
武官那边却没有什么动静,通过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在文臣一方,刘伯温和李善长极其恐怖的影响力!
但是武官这边,以蓝玉为首的仅存的淮西勋贵们,一动不动,似乎文臣们的请辞与他们根本一点关系都没有。
但是在武官当中,有一人,却是老神在在,一点都不在乎,他就是李景隆!
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李景隆早在前几日,就已经暗中写信给了朱棣,表示了投靠之心。
不得不说,作为武将,李景隆的官场嗅觉十分灵敏,知道跟随这老一派的太子党没什么好下场。
朱元璋登上皇帝宝座之后,看着底下一排排站着的大臣,开口说道:“诸位卿家为国为民,劳苦功高,咱也不是那不讲情理的人,今日,咱便准许尔等告老还乡,依据官职,赏赐金银不等,着户部侍郎亲手办此事!”
没办法,只能是侍郎,他上面的顶头上司已经辞职不干了!
“臣,遵旨!”
户部侍郎接下了旨意,随后文官集团这边也轻松了不少,至少印象中的流血事件在此次期间中,并没有再次发生,这便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虽然许多人还并未真的到了告老还乡的年纪,但是就此回家做个富家翁,也好过丢掉性命。
至少这其中不少高官们的族中后进子弟,也有不少在朝为官的,这一点就让他们的心里稍微好受一些。
相对于他们的请辞,底下的诸位翰林,或者是各部中侍郎阶层以下的官员,纷纷激动,上面的人走了,岂不是就意味着,很快就能够轮到他们
这些人心中的喜悦暂且不提,且说在这之后,朱元璋的眼神看向了武官集团!
包括朝中各位已经致仕的尚书和侍郎们,也都将目光看向了这群人,不少人心中嘲笑:“这群丘八,也不知道天高地厚,如今这个时候,居然还妄想着身居高位,这不是找死是什么!”
也有人暗自庆幸:“幸好吾等头上有刘公和李公提前打了招呼,不然说不定,今天肯定有不少大臣仗义死节,坚持不退让,不然今天恐怕又要发生国朝之初的流血事情!”
朱元璋看向了蓝玉,对于这位猛将,他是喜欢的,也是留有旧情的,于是他便说道:“咱自从红巾军起义之时,诸位便跟在咱身后,推翻了逆元的统治,为了天下百姓谋福祉,如今咱也老了,卿家们的头发上也多出了些白丝,这时间,过得也真快!”
朱元璋这一句好似拉家常的话,在这些当朝大员们的耳朵中,立马便换了一种意思,这便是皇帝要赶人了!
可是蓝玉却好似不自知一般,上前一步,似乎还想着彰显自己的威武,瓮声瓮气的说道:“陛下此言差矣,我等将士,依旧可上战场杀敌,勇武依旧,陛下自然也如同当年,若是再来一次,这逆元依旧可以被我等覆灭!”
朱元璋也不在意,他当然知道蓝玉的性子,还是愿意给蓝玉一次机会,接着说道:“咱却是不服老不行,如今的天下,还是要多给年轻人一点机会,卿家觉得呢干”
蓝玉好似没有发现朱元璋弦外之音一般,依旧老老实实的说道:“臣定当竭尽全力,辅佐皇孙殿下,为我大明战至最后一滴血!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filsarilhl八0426八042661913131002hl
:。:3v
rad3
sr="ggdlgdj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