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3章带货回大明,比以前利润还要大(2 / 2)

加入书签

不仅如此,在高丽、东夷等国的大明商品,诸如茶叶、瓷器、钢铁、水泥等物的价格,也都是坐了火箭似的飚增。

也不仅仅是大明对海外各番邦的交易。

现在最大的问题反而是,大量需要向北运的水泥、向南运的铁矿石跟石炭,全都积压在了码头上。

这些商贾们都恨不得赶马车运了。

要知道在码头上耽搁一天,那可就都是银子啊!

而如果说这些东西,都不过是商贾们少赚点银子的话,那么另一件事则是直接关系到了,江南百姓的吃饭问题。

那就是之前不少的乡绅地主,为了让自家的佃户北上,已然将家中土地改成了草场牧起了羊。

以前的时候,有源源不断的海粮输入,倒也没什么问题,毕竟交趾、占城的粮食运到江南,成本甚至比江南本土种出来的粮食还要低。

即便是海上运不过来,还可以在湖广、蜀中等地顺江而下,直接送达江南。

但这些船行恰恰又不仅仅是海船,有相当一部船行也在长江走货。

这下不仅海外的粮过不来连湖广、蜀中的粮都被压在各地的粮仓之中,金陵的粮价几乎顷刻之间便涨上了天。

而金陵城郊剩下的,就只有一群嗷嗷待哺的绵羊了。

整个大明的所有官员,几乎都没有想到不过是几家船行而已,竟然能够掀起这么大的波浪。

南直隶各州府的急奏如同雪片一般朝金陵涌来。

只不过所有的奏章,全都被朱标留中不发。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这些被各州府封在库里的船只,突然找到了一个买主。

那个神秘买主愿意以原价买下这些船只,虽然无法补偿这些百姓们的损失,但总比没有强。

而几天之后,金陵便悄然出现了一家,体量足以跟任何船行媲美的庞然大物。

青沙船行!

当这个消息传来的时候,整个金陵的商贾们都沸腾了。

所有人都知道,自家积攒的货,总算是能运回来了。

之前亏损的银子,亏掉已经是定局了。

这些货早一天运回来,自家的家底子就能保住一份!

现在谁还想着盈利!

所有人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止损!

接踵而来的便是,大量的商贾得知了朝廷加息的消息。

所有商贾都开始将各个番邦的“宝钞”全都兑换成大明宝钞,准备回大明避避风头。

而恰恰就是这一换,所有商贾震惊的发现,交趾、占城、高丽、东夷四国的物价,陡然下降。

如果在这个时候带货回大明的话,似乎比以前的利润还要大!

直到这个时候,这些商贾们才意识到,朝廷那纸加息的谕令有多强大。

大明的海商们登时便沸腾了。

原本担心造出来没人要的船只,几乎在一夜之间便被销售一空。

这接踵而来的好消息,登时便将金陵的百姓给打懵了。

大明的海商在狂欢,但是高丽等国,却一个个如丧考妣

高丽汉阳。

一夜之间,高丽的宝钞价格骤降。  filsarilhl八0426八0426619131310八1hl

:。:3v

rad3

sr="ggdlgdj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