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朱元璋单枪匹马平叛(2 / 2)
毕竟爵位乃国之重器,不可滥封,不管朱元璋封的多么公平,总有人心里觉得,自己能够授更高的爵位。
因此,朱元璋将汤和周德兴二人,统统压成了候爵,为的就是以二侯震群侯。
周德兴跟汤和两人被封侯爵之后,你剩下的那些侯爵们,就算是心里在不痛快,你功绩还能超得过这两位
人家那是挚爱亲朋,朱元璋从皇觉寺里当和尚的时候,人家汤和就是千户了,尚且被封了侯爵,你们算什么东西
朱元璋的性格其实就是这样,跟朱元璋关系越是亲近的人,越是不会得到封赏。
像是朱元璋的大侄子朱文正,在血战洪都之后,同样也是没得到什么封赏。
不过朱文正造反这件事,其实还是有待商榷的,因为朱文正投靠朱元璋时,朱标尚未出生,其实朱文正当时是被当成朱元璋的接班人培养的。
毕竟兵荒马乱的,朱元璋在外拼杀,随时都有可能死在外面,当时的朱标年仅六岁,自然就是以朱文正为储。
但是血战洪都之后,这一切就都变了。
纵观洪武一朝,如果说真的有人威胁到过朱标的储君之位的话,其实并不是朱棣,这些朱标的弟弟,而是朱文正这个堂兄。
血战洪都之后,朱元璋灭陈友谅,朱文正绝对算得上是首功。
但是陈友谅都被灭了个屁的了,朱文正的这个功,还能算什么功
陈友谅败亡之后,再也没有人能够威胁到朱元璋的地位,同样朱文正作为朱元璋备胎的作用,也彻底消失。
加上朱文正功高震主。
朱文正在大明的地位,明显就尴尬了起来。
因此,摆在朱文正面前的就只剩下了两条路,其一是脱离朱元璋,其二是让朱元璋对自己彻底放松警惕。
但陈友谅已亡,脱离朱元璋又能逃到哪去了
因此朱文正其实只有一条路,让朱元璋对自己放松警惕。
或者说,让自己失去威胁朱标地位的能力。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造反,并且还需要造反失败,而且还不能真正的激怒朱元璋。
这才有了朱文正引兵十万造反,朱元璋单枪匹马,仅靠一条七匹狼,平叛的故事。
朱元璋冲进叛军大营之后,当着众将的面,把朱文正吊起来抽了一顿之后,旋即宣布平叛成功。
同样朱元璋也没有真的以谋逆之罪,处死这个大侄子,而仅仅将朱文正软禁起来。
甚至在洪武三年,将朱文正长子朱铁柱后改名朱守谦封为靖江王,这个靖江王除了名字是郡王之外,其余待遇全都参照亲王待遇。
看似悲惨,但这其实是朱文正最好的结局。
如若不然,朱文正最好的下场,也就是卷几万人逃到北元,最后被逐出长城,最后过上亡命天涯的生活。
或者在洪武三年,被封个亲王,而后被牵扯胡蓝案中祸及家人。
纵然是朱元璋之前私下许诺过周德兴,待天下初定之后,就觅个由头给周德兴封公,甚至是死后封王。
但是现在都要把周德兴给调到国子监去了,还封个锤子王!
周德兴的心中,登时便不由得了有了一股,被诈骗的感觉。
陆仲亨见周德兴的表现,使了个眼神便有人去东夷使节引来了。
那东夷使节走入后院之时,刚好看到了尚躺在周德兴面前的那条东夷土狗,心中登时便是大骇。
周德兴倒也没怎么在乎,咱再不济也是堂堂大明的江夏侯!
还用操心你个东夷人,心里是什么感觉!
莫说是打死这条狗,就是老子直接把这使节给拿了,他也得夸咱身手好!
那东夷人恢复镇定之后,当即便鞠躬道:“这条老狗不懂礼数,冒犯了将军,还请将军见谅!”
周德兴静坐庭中,冷冷的问道:“说罢,今日所为何事”
“下臣,只想请求将军一件事,还请将军能够说服大明大皇帝,莫再东夷境内强推大明宝钞!”
自从上次见了高丽使节之后,东夷使节就天天冒着被锦衣卫打死的风险,想见朱元璋一面。 filsarilhl八0426八042661913131164hl
:。:3v
rad3
sr="ggdlgdj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