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官司(2 / 2)
赵漠安不敢靠近,因为听说陈秋语这里只接女子的委托,他没有可以进去的身份,只敢在远处看。
看了许久,直到天快黑了,街上已经没有什么行人,才看见陈秋语跟着两个丫鬟出来。
她戴着帷帽,让人看不见她的面容。
但即便如此,赵漠安也感到满足,能看见她的人,看见她过得好,他就觉得满足。
目送陈秋语离开后,他才心满意足的回家。
自那后,赵漠安也不在书院住了,每日下学后就会去陈秋语的店面附近呆着,看到她回家后,他才离开。
就这样日复一日,迎来了童试。
赵漠安在学习上很刻苦,也很聪明,只学了两年,就通过了童试。
陈秋语也接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委托。
委托人赵漠安正巧也认识,跟他住在同一条街区,一个叫巧婶的中年女人。
她的娘家无人,嫁到夫家十年,为夫家生儿育女不说,还跟着丈夫起早贪黑的做豆腐生意。
好不容易这日子好过了,家中有余钱了,丈夫却嫌弃她年老色衰,想要将她休弃另娶。
而休弃的理由,是七出中的多言。
指责她喜欢搬弄是非,离间亲属琯溪,破坏了家庭的和谐。
巧婶娘家无人,孩子也还不能替她撑腰,她走投无路之下,便想到了陈秋语。
作为接到的第一个委托,陈秋语十分上心,为了了解情况,走访了巧姑所在的街区,从街坊邻居中得知了夫妻俩真实的相处情况。
巧姑所言属实,但她丈夫说她多言倒也不冤,她平日确实喜欢说人闲话。
陈秋雨虽然觉得七出对于女子来说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的行为,但她现在还没有能力去改变律法,她能做的,只是在律法之下,替委托人争取最大的利益。
“如果你的丈夫铁了心要休你,我可能阻止不了,但是我能帮你争取一些补偿,让你不至于身无分文的被赶出家门。”
巧姑虽不满这个结果,但比起身无分文的被赶出去,能拿到一些傍身的银钱也不错。
这本不是一件很难打的官司,巧姑在家经营豆腐坊十年,也是街坊邻居看在眼里的,分到一笔她应得的钱完全没有问题。
结果在开庭后,巧姑竟然临时反水,说她丈夫根本没有休她的想法,两口子只是闹了矛盾,是陈秋语为了能够打响自己的名声,才在其中离间两人。
巧姑的丈夫也出来作证,证明他根本就没打算休妻,这一切都是陈秋语教唆的。
陈秋语想过许多会出现的状况,跟应对的方法,可从未想过会出现眼前的这一幕。
当即便愣在场上。 filsarilhl526八4526八406336八八2563hl
:。:3v
rad3
sr="ggdlgdj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