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08章(2 / 2)

加入书签

但这只是长度,魏武对于水泥路的设想宽度是三米,八千两乘三就是两万四。

只是别忘了,这是魏武根据自己计算出来的,实际上这些商人的水泥成本比他低。

就这,魏武都还多说了一千两预算,用于防范计划之外的事情发生。

在魏武说话的时候,商人们其实也在心中计算大概的成本。

最后他们得出的结论是魏武说的没错,甚至他们计算的数目比魏武说的还要少不少。

原因很简单,现在这个时代的人工成本低到令人发指。

大明普通百姓一天的工钱大概是二十五到三十文钱,算下来一个月不到一两银子。

就算他们雇佣两百个人修路,一个月下来也只用拿出不到二百两银子发工钱。

就算工期的时间长达一年,也不过才拿出两千四百两银子而已。

但是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两百个人修出来的路,绝对对得起付出的这个钱。

这个时代百姓大多是在土里刨了一辈子的老实人,体力好做事踏实效率也高。

心中得出结论之后,他们对这件事就有些意动了。

所以在魏武说完没多久,立刻就有人忍不住站起身来了。

有趣的是,这个站起身来的人正是熊华林。

之前加入四海商会的那些商人里,就属熊华林开办的水泥工坊最多。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来这个人做生意是相当有魄力的,至少比其他人要有魄力。

hag八7126八71264211八0八八462hl

:。:bqvvg八

rad3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