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4章(1 / 2)

加入书签

“臣明白!”

朱伯材点了点头,就告辞退下。

赵桓也准备召见李纲、徐处仁等宰执商量战事,周瑾却在这时候进来,禀报道:“官家,康王在宫外求见。”

赵桓眉头一挑。

自他穿越而来,至今有半年,康王赵构一直很低调。

历史上,赵构的性格以进出金人营地为分界线。

进入金人营地之前,赵构颇为英武,胆魄也不错。

去了一趟金人营地回来,就仿佛天塌了,再也支棱不起来,患上了金人恐惧症,成了赵九妹。

金人南下的消息还没传开,深居简出的赵构突然求见。

意欲何为?

是想跟着他一起去前线,征战沙场。还是想赵桓去前线御驾亲征,他在后方想谋夺权利呢?

赵桓心思转动,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吩咐道:“传!”

周瑾立刻传旨。

不多时,年近二十的赵构进入殿内。

他身材修长,剑眉朗目,很是英武,站定后不卑不亢道:“臣弟赵构,拜见陛下。”

赵桓笑问道:“九入宫,有什么事?”

赵构双眼明亮,正色道:“听闻陛下要御驾亲征,抗击金人。臣弟想着后方空虚,容易出问题,特来建议陛下,请太子监国。”

赵桓身体微微前倾,笑道:“九的建议很好,朕也觉得可行。”

“只是,朕带着大军御驾亲征,后方也要人稳定局面。朕出征在外,留你在东京辅佐太子,你意下如何?”

一抹寒光,自赵桓眼中掠过。

赵构听到赵桓的话,脸上没有笑容,反而郑重道:“陛下器重,是臣弟的荣幸。”

“可是我年纪轻轻,能力平平,无法辅佐太子。”

“我是宗室,介入政务也不合规矩。”

“臣只是希望,能跟着陛下去前线,看看金人的情况。”

“辅佐太子的人选,李纲最合适。他是政事堂宰相,又是太子太傅,在士人中有极高的威望。”

“有李纲在,一定能应对乱局。”

‘乱局’二字,他故意加重了语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