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回到蘑菇屋,针锋相对(1 / 2)
也就在有些眼尖的观众,在节目组润物细无声的特写影响下,慢慢注意到了地球农场的时候。
陈昂在打了个招呼后,已经去王大爷的菜地里摘今天要吃的菜了。
而亲眼见识到与西方媒体的各种抹黑报道中,完全不一样的华国农村的索菲亚,此刻却宛如霜打的茄子似的。
颓了。
现在任由王大爷在那演讲似的,说自己的真实生活,说的红光满面,好似个憋了几十年的话痨,好不容易能找到个能聊天的人似的,她也没有任何反驳的话了。
毕竟,作为心理学博士,通过人说话时的动作与微表情,其实基本上就能判断对方说的是真是假了。
更何况,王大爷的情绪丝毫不加掩饰,语速还如此之快。
对于一个老实巴交一辈子的农民来说。
哪怕剧组真的的一对一的教,也不可能教的如此圆融,如此的真情实感流露的。
她的脑海中,此刻完全就是对华国这种制度的深思。
作为心理学博士,她自然是知道在地理条件上,米国大平原多,适合机械化耕种,所以也就天然适合让大农场主,规模型搞农业。
华国山地,丘陵多,有些地方甚至离谱到形成了‘七山二水一分田’的格局,天然适合农经济没错。
可现代社会,一切向效率看齐,一切向资本看齐。
要是在米国,干了农活的人,还想拥有自己地,自己的房子,那岂不是什么好事都让你占了。
你去跟农场主的律师说去吧,跟资本的铁拳说去吧。
而华国,却真正的做到了,让每一个农民,拥有属于自己的田地,自己的房子。
这在一直被高欲望社会的信用卡账单支配着,一点风险都可能因为还不上账单,而被房东扫地出门,沦落为无居住地点的‘无家可归者’的索菲亚,深切的感受到了一种名为让所有人都‘有产’的美。
毕竟‘无家可归者’,因为没有固定居住地点,在米国根本无法进入正规公司工作,而进不去正规公司工作,就没有钱去租房子,而后无限套娃,死循环,没有家人的帮助,就只能被迫走上违法道路,或成为流浪汉。
要知道,米国几亿人口,却有着上百万被官方承认的‘无家可归者’,也就是‘流浪汉’,有男有女。
无数名校都做过曾做过有足够数据量的权威调研,这些流浪汉,女性不是在怀孕,就是在被强奸。
男性,不是酗酒,染上毒瘾,就是各种犯罪。
无论男女,平均寿命就40岁左右,流浪个几年,不是死于疾病,就是死于各种成瘾性药品。
而后又有新的因为金融危机,或因为破产,或被时代抛弃可怜人,成为‘无家可归者’,而后慢慢变成流浪汉,导致全米的流浪汉群体,哪怕平均寿命只有40岁左右,几乎只有社会平均寿命的一半。
总数量,却依然维持维持百万以上。
以至于,庞大流浪汉群体,在米国已经成为了一道特殊的风景线。
所有人都知道,所有人都看见过。
却没有任何人能去解决。
而也就在索菲亚看着这么一个就几十户人家的村子,所有的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脑海中从西方媒体口中听到的华国传言与自己现在亲眼所见的现实,激烈碰撞时。
已经摘完菜回来的陈昂,看着她杵在原地傻愣着的样,不由喊了声:
“还发什么愣呢,准备回去蘑菇屋去做饭了。”
“你不饿,我还饿了呢。”
索菲亚如梦初醒,才看到陈昂已经拎着个装着辣椒,番茄,黄豆,和一些青菜的袋子站在自己面前,脸上有些诧异,她下意识的答了句:
“做什么饭?”
“当然有什么做什么。”陈昂摇了摇头,亮了亮自己手中的菜。
王大爷也笑着招呼了声老伴,从家里拿出了一些食材道:
“王前两天杀了头猪吃肉,又分了些给邻居,现在冰箱和冰柜里,还剩了很多宁乡花猪肉,你们帮我收了大半车玉米,这些就分你们吧。”
“咦,没想到猪脚和猪耳朵还留着,这可是好东西,今天有口福了。”陈昂笑着接过,心里突然又想到了神秘嘉宾德爷,说三天后的接待宴,还想喝点酒的事,不由又问了句:
“老叔,家里有酒不。”
“三天后,还得招待一下一个外国团队,他们比较喜欢喝威士忌。”
“威士忌?”王大爷微微皱眉,旋即还是摇了摇头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