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百九十六章 以鼎为棺(2 / 2)

加入书签

我赶忙搓开夹层,发现里面是一张宣纸,上面画着一个悬空的鼎,鼎的上方还有一整个指着下面的箭头。

这啥意思?

我研究了半天也没看明白,直到大成子和超子回来,我才将锦囊收入怀中。

“哥,红烧牛肉味的行不?”

我点点头,超子提起暖水瓶给我泡面,开水冲过调料,确实勾起了我的食欲。

这一天没咋吃东西了。

而且潜水,是一个十分耗费体力的活儿。

还别说,好长时间不吃泡面,这猛的吃一次,感觉还挺好吃的。

泡面这东西,谁研究的呢?一桶吃不饱,两桶吃不完。

马占林很晚才回来,具体时间我也不知道,那时我迷迷糊糊的,懒得睁开眼睛看他。

我们是在第二天黎明时分再次来到滹沱河边上,这次马占林准备了钢钎,一钎子下去,人都能戳个窟窿。

按照昨天的路线,我们轻车熟路的来到甬道口。

晨光穿透水面时,我注意到昨天的缺口变大了,水流冲开了淤积的泥沙,露出了半扇青铜门。

那具骷髅安静的飘在青铜门前,像一个忠心的看门守卫。

超子用钎头插在青铜门的缝隙里,和大成子两人一起用力,门居然轻而易举的就被打开了。

但门打开之后,浑浊的河水突然形成漩涡,一股特别大的吸力拉扯着我的身体。

在我们被吸进墓室的瞬间,我听见青铜链哗啦啦的响动,就像有谁在黑暗深处摇招魂铃。

好半天,我才稳住身形,探照灯扫过之处,成群的银鱼从墓室的陶罐里游出来。

这墓室不大,中央立着一尊半人高的青铜鼎,鼎身爬满藤壶,却掩盖不住精美的雷纹。

只可惜都好了半只鼎足,倒是和马占林之前的话得到了印证。

墓室除了陶罐和这鼎之外,再无其他,连口棺材都没有,实属罕见。

这种情况,我也是第一次遇到过,令人费解。

大成子游到鼎前想要摸鼎足,手刚接触到又猛的收了回来,好像触电了一样。

马占林指了指鼎,细看之下,鼎腹里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发光。

我凑到鼎前,伸着脖子往里看,浑身汗毛都竖起来了。

只见鼎内堆着数十枚玉壁,最上面的那枚刻着八卦图,最底下居然蜷着一具白骨!

我终于明白这里为啥没有棺材了。

这具白骨,以鼎为棺!

这得是啥样的人物,才能以鼎为棺。

或者说,这鼎内的人,是被人故意放在这里的。

我想到了一个词,活人祭祀!

这人或许是被人用来祭祀用的。

要知道,到了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以及儒家思等思想流派反对活人祭祀的观念逐渐传播,活人祭祀的现象已经很难见到了。

想到这里,我看了马占林一眼,盯着鼎,不知道在想什么。

超子见我和马占林没动,伸手要取玉壁,墓室突然剧烈震动,砖缝里渗出细沙。

细沙居然在我们头顶形成了不可思议的沙幕……

hag76八4376八4366414140619hl

:。:bqvvg八

rad3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