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76章(2 / 2)

加入书签

嗯,苏天凤这一世的确爱说这句话。

良心话,大清那一世人多,能用的人多。

明朝也差不多,宋朝好歹发展几年也像个样子了。

唐朝的人口虽然差点儿,可苏天凤搞汉化了,人口也勉强够用,人才是真正不缺。

到了这大汉……

要人不是没有,但是不够用啊。

要钱,那是真没有。

汉武帝初期那也是大汉休养生息的年代,哪来的钱搞建设?

更别说人力了。

不是把这些藩王按住了,苏天凤能用的子民有几个?

刘彻总听苏天凤絮叨大汉太穷的话,耳朵都长茧子了。

反正刘彻现在是彻底明白了,他的金阙皇后嫌弃大汉穷,也嫌弃他这个穷皇帝。

刘彻指着堪舆图一通说,说的他自己激动的不得了。

朝臣们看明白了,帝后二人是想让藩王们先戍边,过个三五年,高产粮食大范围普及开了,收成好了,那时候就是金阙皇后对外征战,掠夺人口的时期了。

藩王知道的可不如朝臣们多,至少藩王们不知道近期苏天凤就每日会召见儒家的人。

让儒家的人在编课本,很简单的课本,用于教化番邦异族的。

儒家一心想治国,结果金阙皇后选择让儒家去治番邦异族子民去了。

说实话,一旦成功,儒家这把赚大了啊。

刘彻把该说的都说清楚了,苏天凤才总结:“不会让诸位王爷一直戍边的,神种正在推广中,王爷们等个三五年,就可以为自己打下来一块儿封地,本尊承诺,王爷们以开疆扩土之功换来的封地,可世袭三代。”

hag74607746075八八136257hl

:。:bqvvg八

rad3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