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章 工分的活(1 / 2)

加入书签

rad2沈知月说:“都是听我们那边下乡回城探亲的姐姐们说的。”

“我也是用家里的旧衣服剪了两片布下来用。”

翠花看着沈知月,压低声音说:“坐下歇会,不用干那么快的。”

“我们村还有好多花生地跟番薯地。”

“你做得快,下次一样工分,分给你干活的地要大不少。”

“我们只要在下工前完成就成。”

沈知月轻轻笑了一声,学着翠花婶的样子,蹲在地上拔花生,拍泥土。

旁边的阿贵嫂问:“沈知青,你们海城知青办的人真的夸上连村好啊?”

“当然了,我当时看到自己分配到这么远,都要吓哭了。”沈知月不好意思地说:“还是知青办的人拿着地图给我介绍这里的情况。”

“她还告诉我,在这边,天冷就猫冬,不用干活的,可比在我们南方轻松。”

阿贵嫂笑了笑说:“是猫冬,但你眼里有活,还是能干的。”

“比如去挖渠,那个累死人,工分却多。”

“家里的柴火要是没存够,大冬天的就得去山上找。”

沈知月有些懵懂地问:“下雪不是会封山吗?”

翠花婶子哈哈笑了出来,说:“要暴风雪才封,有时候冬天大队长还要带着村民山上打野猪。”

“不过现在还早,这会才6月,得好几个月才能冬猎。”

阿贵嫂又问:“沈知青,你们几个以后还回知青院吗?”

这问题翠花婶比任何人都想知道。

“回啊,大队长说,等秋收后就找人修缮一下知青院后面的废弃房子。”沈知月回答。

“哟,那老地主家的后院,修一修确实能住。”阿贵嫂说。

“老地主?什么老地主?”沈知月一脸好奇地问。

翠花婶跟阿贵嫂左右看看,见大家都没注意到这边,还有阿牛嫂打掩护。

就说:“我们村里唯一的地主,当年就是他出钱帮村里修路保平安。”

“可惜啊,家财都散尽了,那班人还不肯放过他们一家。”

“最后是村里几个老人跟大队长出面作保,老地主被带走,他的媳妇儿子都断绝关系才能保住。”

“那地主儿子你也认识,就是刘二牛。”

“他爹以前还在,他整天在村里招猫逗狗的,后来他爹被抓走,他那性子也没改过来。”

“现在每天在地里干活,也能干7、八个工分。”

“这人活着,有活干,有饭吃,就还有希望。”

“他们的房子大,当时村里砌墙隔开成3套房,1套归刘二牛母子,2套归村集体。”

“前2年,有人分家没地方住,就跟村里租了其中一套。”

“剩下一套就给你们这些知青住。”

沈知月心想,怪不得刘二牛那么听连铁柱的话。

她还想再问,就见队长频频朝他们这边望过来。

翠花婶跟阿贵嫂眼疾手快,哐哐一顿拔。

沈知月乖乖在后边,将翠花婶拔出来的花生藤装起来,这些到时候将花生弄下来后,还能烧火用。

在另一半跟着老知青干活的王芸,视线时不时地瞄向这边。

她累到坐地上歇息的时候吐槽:“还是知月运气好,村里的人肯带她一起干活。”

负责带她的周妙丽听到这话忍不住笑了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