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外贸订单(2 / 2)
看着“外贸订单”几个字,众人露出不解的神色,纷纷问主角这是什么意思,这批货到底是什么。
于是林海便将外贸订单的事向他们详细说明。
沿海地带的许多工厂,通常是接到国外订单后才进行生产、发货。在没有订单的时期,工厂多生产出来的物品就会销往国内;有时候国外订单被退订,也只能转销国内。由于这些工厂主要靠国外订单盈利,所以销往国内的物品价格往往较低。
毕竟工厂在空闲时期仍需养着众多工人,老板自然不愿白白发工资,只要能收回原材料成本、工人工资以及机器维护费用,他们都愿意出货。
此次林海派王兴前往这些地区联系工厂。
王兴点头说道:“我已经联系了十几家工厂,这些老板都很乐意与我们合作。”说到这儿,王兴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林海教我跟他们说,我们一天能销售1万单,后期还能达到10万单以上。这些工厂老板把我当贵宾一样招待。”
大姑是个本分厚道人,闻言立刻担忧起来:“咱们这么说,不是骗人家吗?做生意就算不赚钱,也得光明磊落才行啊。”
王兴顿时有些尴尬,他也觉得大姑说得对。突然意识到,最近和林海相处久了,自己也开始喜欢夸大其词。不过仔细想想,林海以前并非如此,好像是从除夕那天决定和秦思思离婚后才变了。
王兴心里暗自盘算,得找个时间好好开导一下林海。
店内众人中,神情最为从容的当属林海和胖子。胖子与林海相处时间长,对这种“吹牛”早已见怪不怪,甚至还见过更离谱的,所以对林海的夸张说法习以为常。
林海笑着向大姑解释:“大姑,这可不叫骗。做生意总得有点手段。您看古时刘邦起义,还编造斩白蛇的传说来夸大自己的身份呢。而且我这也不算骗,现在我们每天最高已经能达到3000多单,只是受限于货源才停滞不前。只要有充足的货源,继续引流,订单破万是迟早的事。”
大姑见林海说得头头是道,无奈地摇摇头叹气道:“算了算了,我说不过你,竟然把刘邦都搬出来压我。你大姑我又不是项羽。”
这时王兴问林海:“这批货打算卖什么价?现在我们绕过批发商直接从工厂拿货,价格比以前低很多。我大概算了一下,就说这牛仔裤,算上货车运费,每件成本12元!”
“这么便宜?”胖子瞪大了眼睛,满脸惊讶。
林海对此并不意外。在信息不够通畅的当下,很多人对市场行情了解有限。而在络发达的十几二十年后,各种信息都将变得透明。服装行业向来利润丰厚,只要能大规模生产,成本就能大幅降低,而且服装制造也没有太高的技术门槛。
林海接着说道:“我们还是按以前的价格卖,广告我也想好了——加量不加价,量是质量的量!”
“加量不加价,这广告朗朗上口,你怎么想出来的?”王兴反复念了两遍,眼前一亮。
林海得意地笑了笑,心想着:这算什么?真正能达到洗脑级别的广告,还得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几人各司其职,开始在店里忙碌起来。外贸订单的消息很快在淘金上引发了一阵轰动。
正如林海所料,所有人都被“外贸订单”吸引,都想看看出口的衣服质量到底如何。当天,下单量就突破了以往的峰值,达到4300单。
接下来的第二天、第三天,销量持续攀升。到了第五天,更是达到了惊人的5600单。
hag1429914299172141413八4hl
:。:bqvvg八
rad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