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连环计中计上篇(2 / 2)
“萧烬那家伙,当时想玩斩首行动。”楚吞岳冷笑一声,声音里满是不屑与愤恨,“亲自带着五个冥儡摸到我营帐,刀都快架我脖子上了。”说着,他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茶盏被震得跳起来,“要不是苏先生及时赶到,我这条命,早就没了。”
楚吞岳靠在椅背上,眼神飘向远处,像是陷入了回忆,脸上浮现出感慨之色:“没曾想到苏先生就是苍墟客啊!二十多年前,他身着一袭灰袍在江湖中闯荡,见到不平之事便出手相助,惩处恶人时手段凌厉狠辣,名声在江湖上极为响亮。谁能想到,他突然消失不见,多年后再度出现,竟是成了我的客卿,不仅救了我的命,还将他的一身本事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
“据他所说三十多年前,他冲击九品境界失败,重伤濒死,是神行道人用七星回天诀救了他,还助他突破,逆天改命。”楚吞岳顿了顿,嘴角浮起一丝笑意,“二十多年前,他凭高强武艺横空出世,名震江湖。萧烬认出他是苍墟客后,吓得屁滚尿流,连夜就跑,连亲卫都顾不上了。”
萧烬把匕首抵在楚吞岳喉间时,连胜利的庆功宴都在脑子里彩排好了。他精心谋划的斩首行动,本以为能一击致命,彻底瓦解楚家军。却不知暗处灰影一闪,苍墟客的剑已刺穿冥儡的咽喉——神行道人早将这尊“暗棋”安插在楚吞岳身边,专等外敌来犯时才亮底牌,还严令不许插手内斗。
当楚吞岳的大军兵临赤霄阁城下,却突然接到父亲的亲笔信。信纸上墨迹未干,却字字如重锤:必须留着赤霄阁,能收服就收为己用,实在不行也要谈合作。军令如山,楚吞岳只能咬着牙撤兵。从此赤霄阁与楚家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表面上互相示好,实则暗潮汹涌。
萧烬也下了死命令:“少将军走到哪儿,咱们的人都不许招惹!”可即便如此,他死活不肯归降楚家,连合议都撕得粉碎。直到去年,楚怀瑾再次施压,要求楚吞岳必须拿下赤霄阁。萧烬虽然忌惮苍墟客的实力,却也摸透了对方的底线——那老家伙只护楚吞岳的安危,绝不会替楚家干伤天害理之事,更不会行谋逆叛变的事。只要不碰楚吞岳,这尊江湖杀神就掀不起什么风浪。
苍墟客的灰袍总在演武场扬起细碎的尘土。他手把手教楚吞岳拆解剑招,将毕生所学的兵法在沙盘上推演了一遍又一遍。没人知道,这对朝夕相处的“主仆”,实则早有师徒之实。
神行道人留下的话像根刺扎在苍墟客心里。那个雨夜,黑袍人指尖凝着幽蓝真气,语气冷得像冰:“楚怀瑾迟早要把儿子拖进泥潭。你只管教他本事,时机到了抽身就走——别忘了,是谁把你从鬼门关拉回来的。”
苍墟客望着楚吞岳在晨光中练剑的身影,长剑划破薄雾,招式间已有几分自己当年的狠劲。好几次他话到嘴边,想脱口收徒,可神行道人的预言又在耳边回响。他清楚楚吞岳是百年难遇的练武奇才,自己至今无传人,可一想到这孩子未来或许会因孝道走上歧途,伸出去的手又默默收了回来。
江湖都传说神行道人是武道开山鼻祖,连神行榜都是他随手创立。
苍墟客攥紧腰间刻着“神行二十”的铁牌,上面的刻痕早已被磨得发亮。
有人说先有神行道人后有古武道,也有人说神行道人代代相传,却没人知道,这个名号背后藏着无数千秋的秘密。
楚吞岳端坐在主帅营帐内,手中紧握着那本由苍墟客赠予的《九九连环计中计》。营帐里烛光摇曳,光影在他坚毅的面庞上跳跃,映出他眼中的决绝与思索。
这本泛黄的绢帛,此刻在他掌心似有千钧重,自得到它后,他凭借书中谋略,战场之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往昔战斗的画面也随之浮现在眼前,很快尘封已久的记忆慢慢被打开。
虚实迷局三重杀……
楚吞岳记得初次运用“瞒天过海”,是在一场关乎粮草命脉的战役。
彼时,他站在高处,俯瞰着己方士兵用稻草扎满十万假人,身着鲜亮战甲,在北方官道上大张旗鼓地行军,扬起的滚滚烟尘遮天蔽日,仿若千军万马奔赴前线。
敌方斥候远远瞧见,赶忙飞报主将,敌军果然中计,重兵严防北线。而楚吞岳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亲率主力部队借着如墨夜色与磅礴暴雨的掩护,在泥泞山路上连夜东进。马蹄裹着棉布,士兵们屏气敛息,悄无声息地逼近敌方粮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