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3章:刘墉(2 / 2)

加入书签

到那个时候,

马匹仍旧惊慌狂乱,

要一不心给他踩上一脚,只怕他这条性命,就得在这里结束了!

卫青安静的点了点头,只是对他说道,“你先坐下吧,好尽快恢复精力。”

对方听话的找了块较为平坦的地方坐下,然后期期艾艾的看着卫青,想要知道他的身份。

他说:

“我是梁王世子刘墉,今天得到了你的救助,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感激。”

“你叫什么名字?又住在哪里?我等会就过去拜访,亲手送上谢礼!”

梁王一脉的家风,

向来是清正的。

而在受诏进京,陪伴太子读书之前,

刘墉的父亲更对他多番耳提面命,让他牢记自己臣子的身份,恪守先祖的规训,不能做违背道德良知的事情。

本分事君,

坦诚为民,

这是梁王一脉得以延续,并且被两代汉皇重视亲爱的重要原因。

长安是国家的都城,

是非常繁华的地方,

但越是繁华,就越容易生出过分的欲望。

刘墉今年不过十三岁,若是在长安学坏了,损坏了梁王一脉的根基,那距离被皇帝找理由削藩除国的日子,还会遥远吗?

刘墉不知道父亲的忧虑,只听话的应下。

所以,

对这位少年世子来说,

屈尊降贵,去拜访一个看衣着打扮,显然是个平民的人,完全没有问题。

这可是救命之恩啊!

他怎么可以不回报呢!

卫青只是疑惑,“既然是世子,为什么没有人跟随你,以至于让你经受这样的危险呢?”

卫青长了眼睛,

自然能看出对方出身富贵。

而且能骑马出入上林苑,那富贵想来还要更为上等。

毕竟没有皇帝的命令,

臣子哪里敢随意来到这里呢?

皇帝不好意思严厉的惩治百姓,

难道还治不了那些大臣吗?

可拥有这样的身份,

又何至于遭受刚刚的事情?

对此,

刘墉只是搓了搓手,不好意思的说,“我这是来磨练自己武艺,好为以后带兵打仗做准备的!”

当今太子,

是一个很有雄心壮志的人,

他精力充沛、喜好武功,还时常在私底跟人说:

“我登基以后,要改变黄老无为的治理方式,更积极主动的去管理天下!”

北边的匈奴?

南边的诸越?

哼!

他一个都不会放过!

刘墉受到他的影响,很是期待大汉“拳打南越,脚踢漠北”的一天。

所以他立下宏愿,希望培养自己的武艺,好为大汉的辉煌,贡献出一份力量。

但跟随世子而来的梁国臣子们劝阻他,“千万不要有这样的想法!”

“您哪里有如此的才能呢?”

哪有陪太子读书,却把自己读到睡过去,醒来还一脸印子的呢?

哪有连发十支箭,却只对着旁边鼓吏射的呢?

哪有跟着太子去上林苑打猎,骑马乱窜,把自己窜迷路的呢?

世子殿下,

您真的对自己的水平,

一点数都没有吗?

刘墉只气的跺脚,觉得自己之前那般行事,不过是年少贪玩罢了。

现在既已有发奋图强之意,自然要行一鸣惊人之事!

然后,

他就带几个随从来到上林苑,呵斥他们离自己远点后,骑着马开始快乐奔跑。

他打算去打一头野猪,彰显自己的勇武。

结果创业未半,

身下马匹就因为踩到了什么,受惊发狂。

“……是刺猬。”

卫青走到骏马旁边,从它前腿靠近马蹄的地方,找到了一根的刺。

刘墉伸手接过那根刺,发出悲痛的声音,“原来是这畜牲私下害我!”

“既然如此,答应只有一个了!”

他用手指捏住那根的尖刺,将之“咔”的一声,果断捏断!

“我将把上林苑的刺猬完全清除!”

报仇!

必须狠狠报仇!

那个给他跟太子上课的儒家博士是怎么说的来着?

“九世之仇,尤可报之!”

何况刘墉本人受害呢?

卫青只是静静的看了他一眼,

然后继续眺望远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