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72章 进京赶考(1 / 2)

加入书签

毕竟在船上,你不可能要求房间像客栈里一样舒服。

比较干净,没有什么味道,已经是很好了。

应该是钱来鹏特意叮嘱过,那船行管事直到开船的前一刻,方才下船,甚至于船开走了,他还站在码头上目送,似乎生怕出现一点意外。

船行管事对方小悦这样重视,那船老板自然也不敢对方小悦怠慢。

要知道,这船可不是船老板的私有物品,而是船行的财产。

并且船老板一家人都在船行里讨生活,就使得船行对他们的控制力度很大。

因而等到午饭时分,船老板就来请方小悦过去用餐。

并不是每一个乘客都会愿意用钱在船老板这里买饭吃的。

很多乘客为了节约钱,都会选择携带足够的干粮。

方小悦之前已经观察过了,这艘船上的乘客一部分是前往京城的商人,毕竟这种船都是客货两用,甲板下就是运货的仓库。

还有一部分乘客则是前往京城探亲或者投亲。

至于前往京城赶考的举人,除了方小悦之外,还有一位李举人。

需要说明一点,在船老板处吃饭的时候,这位李举人也到了。

应该也是托了关系请船老板照顾的。

只不过,力度肯定没有钱来鹏大。

这一点从船老板的态度就可以看出。

这个船老板对方小悦的态度可称得上是舔狗了。

这顿饭菜称得上是典型的渔家菜,乃是用刚打捞上来的鲜鱼制作,做得很用心。

这些都是方小悦听船老板的介绍得知。

至于那位李举人,船老板表现出的仅仅只是恭敬,就连介绍的主体都是方小悦。

当然,这也不奇怪,那位李举人看上去也有四十多岁了,两鬓有些花白,穿着的举人长衫显得有些破旧,略带几分寒酸之气。

说实话,作为一位举人,混成这个样子,着实有些不太应该。

别的不说,光是那些依附过来的农夫,田地,也能够让一位举人过得不算寒酸。

但方小悦猜测这位举人应该是屡试不中,又不愿意就此当官造成的。

要知道,每次上京赶考,对于大多数举人来说,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京城也有居大不易的说法。

别的不说,光是这一路上京的船费,到了京城住客栈的费用可要比省城等等地方高上很多。

可以这么说,每一次上京赶考,都意味着七八十两银子的消费。

对于一般的举人来说,每三年一次的会试,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就算是小康之家,连续数次会试不中的话,基本上也是家财耗空。

因而这位李举人的模样倒也不奇怪。

据他自己喝了几杯酒之后的畅谈,他25岁中秀才,30岁中举人,之后连续上京赶考三次不中,这已经是第四次了。

当然,他这次也想得很通透了。

如果这次依然不能上榜的话,那么他也准备申报补官了。

毕竟,连续四次会试,已经让他家境变得贫寒,再也没有余力继续考下去。

再加上他现在年纪也上来了,思维也逐渐变得迟钝,想要和方小悦这样的新进举人在会试里拼杀,难度也变得大了很多。

当然,他也有读书人的傲气,在方小悦面前,还摆出了一副老前辈的架势,做出一副指点江山的派头。

可在一次吃饭时,他得知方小悦竟然是将进酒的作者,顿时面色大变,转而变得对方小悦恭敬了数分,甚至于舔着脸向方小悦求了一副将进酒的笔墨。

对于这位李举人的前后变化,在一旁看得很清楚的张元明回到舱室,还颇为不屑:“这李举人也太市侩了吧?”

方小悦非但没有跟着去嘲笑对方,反倒替那李举人言说了两句:“表哥,你这倒是说差了,文人自有风骨,但在他们喜欢的东西面前,有些变化也属于正常的。”

当然,实际上,方小悦也看出了那李举人求自己笔墨的主要原因。

无非就是想要将自己的笔墨卖个好价钱。

据说自己的将进酒现在已经传到了京城,不但青楼里广为传唱,甚至于达官贵人都有对其爱好者。

可以想象,这么一副作者亲笔撰写的将进酒,可以卖出什么样的价钱。

当然,如果那李举人朝着自己借钱的话,自己肯定是不借的。

但仅仅只是一副笔墨,方小悦倒也没有看得那么重。

在不违反自己原则的情况之下,一副笔墨能够解对方的急,让对方对自己心怀感激,也算是值得了。

并且,这或许也会传为一桩美谈。

方小悦乘船仗义赠诗,李举人转手卖钱解贫。

当然,方小悦在船上也不是只会吃吃喝喝,找李举人聊天,更多的时候,他则是在舱室内练字、练功。

他练字的时候,张元明还很正常的在一旁躺着睡觉,可在方小悦开始练习武曲桩的时候,张元明的眼睛就亮了。

用张元明自己的话来说,那就是他从小就有一个大侠梦。

小时候,他就向往着评书人嘴里传颂的大侠,渴望自己能够飞檐走壁,四处仗义游侠,被百姓口中称颂。

只可惜,父母将他送进了私塾,打断了他的美梦。

等到他实在学不下去退学的时候,他也没有了机会去继续幻想。

但这颗大侠梦深深埋藏在他心里,直到这时都没有熄灭。

面对表哥想要跟着自己学武的念头,方小悦略微犹豫了一下。

什么样的能力见识什么样的世界。

这一点,他早就知道了。

可以想象,如果张元明一直都是个普通老百姓的话,虽说过得贫困一些,但会少掉很多危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