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1章 西州陷入两难 承乾谋划应敌(2 / 2)

加入书签

“陛下,东北地区室韦和靺鞨诸部聚兵30万进攻我辽东地区,高丽王已下令麾下10万军队集结向辽东进发。

敌军势大,现辽东仅剩辽东城还在坚守,但是能不能守到高丽王来,就不好说了。

安西节度使奏报,西域国联军50万屯兵于伊塞克湖。但据至慈所报,西域联军没有进攻的意思。至于有何企图,正在调查。

息王李建成(贞观二年,李世民追封李建成为息王)的三子河东郡王李承德,勾结对大唐不满的世家门阀,打出为息王报仇的旗帜,引来不少息王旧部投靠,现强征兵马10万,占领汾州。

对外散步谣言,说太上皇无辜斩杀息王,威逼高祖传位。太子非太上皇亲生,乃太后私通他人所生。”

“哼,这种狗屁理由都能想得出来。我李家怎么出了这么个货色。”坐在上首的李世民冷笑道。

“对了,藏州那边有何消息?”李承乾皱眉问道。

“没有。”薛仁贵答道。

“哎!恐怕藏州已经危在旦夕了。”李承乾叹道。

“陛下,何出此言?”身旁的兵部尚书,大唐讲武堂副校长李靖抚须问道。

“伯父啊。如今东北,西边和我大唐腹地皆有敌人,可谓烽烟四起。反而最应该出事的藏州反而毫无消息。这两天我一直在想,藏州是不是-”李承乾皱眉道。

“太安静了?”李世民插嘴道。

“对,就是太安静了。所以我料想,这发生的一切,都不过是为吐蕃在藏州搞事服务的。”李承乾点头道。

“可是,大郎啊。吐蕃还有能力搞事吗?就他们仅存的这点实力,还有能力搞事吗?”李世民不解道。

“哎,太上皇。恐怕陛下料想的是对的。这是至慈刚送来的密报。”长孙冲从门外走进来说道。

李承乾接过密报仔细看完后,将密报递给李靖。李靖看后大惊道。

“什么?200万大军进攻藏州。”

“200万?那藏州和西域岂不危险了。”李世民大惊起身,急忙抢过密报看到。

“松赞干布好大的手笔啊,我的娘啊,200万。他这是给莫卧儿帝国和迦摩缕波多少好处,他们出这么多兵帮他。”长孙无忌咂舌道。xiuъo

“阿耶,这不是松赞干布搞得。据锦衣卫情报,这是莫文那个叛徒搞得事,松赞干布因为身体不适,已经将吐蕃国事托于那个叛徒了。”长孙冲摇头道。

“身体不适?恐怕是想一旦战败,有个替罪羊吧。”李承乾冷笑道。

“大郎。如今情势,当如何?”李世民问道。

“哼哼,莫文好算计啊。一下子就给我弄出了这么多险情。如今形势看似危急,实在并非无法可解。”李承乾冷笑道。

“哦?原来陛下已胸有成竹了,请陛下明示。”魏征高兴道。

“东北地区室韦和靺鞨诸部生活艰苦,装备简陋,没有系统的军事训练和指挥体系。虽然悍勇人多,但以恪弟之才和麾下边军之勇,室韦和靺鞨诸部当不足为虑。

莫文不过是想靠这区区30万人马牵制我安北都护府,单州等东部军力罢了。朕就如他所愿,哼,只不过他想多了。

传诏,任高丽王李恪为平东大都督,率麾下10万兵马,及幽州兵马平定辽东之乱。命李素立率安北东都护府向东直击室韦和靺鞨诸部老巢。

竟然敢攻击我大唐,室韦和靺鞨诸部也不必留着了。告诉李恪和李素立,朕要经此一战,彻底拿下室韦和靺鞨诸部所在之地。记住是永远归于大唐,至于怎么做,他们心里清楚。”李承乾拿着木杆将沙盘上插有室韦和靺鞨诸部的旗帜,全部扫掉。

“西域之事,按至慈所说办理。升狄仁杰凉州刺史,安西节度使长史,加上护军,领兵部尚书,出使西域联军。

联军若退,率军协助藏州。

告诉至慈,此次乃是无奈之举。等吐蕃之事结束,朕允他不用上请,择机吞并西域诸国。”李承乾又走到西域沙盘前,拿着木杆将沙盘上插有西域诸国的棋子扫掉。

“至于汾州之乱?表兄,此次附逆的世家门阀有哪些?安陆王(李承道)有何反应和李元吉五子有何反应?”李承乾看着大唐疆域沙盘问道。

“附逆的门阀世家只有清河二崔,崔氏因被陛下于贞观十年下了禁婚令,禁止与&ot;七姓十家&ot;互相通婚,一直心怀不满。

贞观十六年,崔家清河大房长子违反唐律,私设刑堂,虐杀下人,被陛下下令处死长子,并责罚了崔氏一族。

因此崔氏一族对陛下心存恨意,叛逆李承德起兵造反,崔氏附逆。李逆曾邀请其他世家门阀一起反叛,其余门阀世家将李逆使者押送当地官府,并声称誓死拥护陛下。

至于安陆王和巢王李元吉五子嘛。巢王李元吉(贞观十六年,李世民追封巢王)五子,高祖武德九年因巢王引兵逼宫,欲图谋害高祖和太上皇之事,被贬为庶人。

陛下自贞观元年始,曾多次私人接济五家极多。登基后又封了五人郡王爵位,巢王五子对陛下一直是感恩戴德,因此安分守己,未曾参与此次叛乱。

安陆王得知李逆谋反,大骂李逆大逆不道,欲害死息王一脉。并撕毁李逆书信,又亲笔上书表达忠心,并希望能前往汾劝服李逆投降。”

“哎!大兄,四弟,我们上一辈人不得已手足相残,乃是我们都有机会问鼎大宝,要不然我们又怎会刀兵相见。

时也,命也。如今高明泽披苍生,万民敬仰,大唐因高明而强盛,高明皇权已不可撼动。承德不可能成功的。大兄啊,你若在天有灵,为了我们兄弟拼死打下的大唐,就托梦承德投降吧,莫在手足相残了。”李世民叹道。

“表兄,安排锦衣卫暗中密切监视安陆王和巢王李元吉五子,命薛仁贵为河东道大总管,率右威卫和河东道各州兵马平定汾州之乱。”李承乾面无表情说道。

“下诏:玄武门之事,天下共知。乃太上皇被逼无奈而行自卫之事。太上皇侍父以孝,孝感天地,人人尽知。登基乃受命于天,高祖亲书禅位诏书,何来威逼一说。

朕李承乾乃李唐皇室子孙,此事宗正寺、宫内宫人侍女皆可作证。

河东郡王李承德大逆不道,玷污圣誉,造谣惑众。褫夺李承德河东郡王,逐出皇室,贬为庶人,流放黔州。

朕的大王兄想去,就去吧,朕希望大王兄能劝承德迷途知返。”李承乾说道。

“阿耶,只要承德投降,我不会杀他。”李承乾笑道。

“嗯!辅机给我下敕旨:朕对得起天地祖宗,朕一生做过很多错事,但唯独不敢以势逼父。

新皇承乾乃朕嫡出,乃我大唐名正言顺的继位之君。

意思就是这个,辅机你和玄成等润色一下,以朕的名义昭告全国。”

“中书省按朕的旨意起草诏书和剿贼檄文,门下省审核完后,呈朕御批,与太上皇敕旨同发天下。”

“诺!”长孙无忌父子抱拳应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