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宋朝开始(1 / 2)
皇次子赵德昭最近过得很苦,从父亲燕云十六州的事情以后,本来就没有多少趣味的生活更加没有趣味了。
父亲许是被天幕刺激到了,天天逼着他读书习武,还跃跃欲试地想教他兵法。
用父亲的话来说,他的儿子绝不能任由后世嘲讽,一定要把燕云十六州收回来,让人看看他们老赵家的本事。
赵德昭很想说,爹你与其指望我,不如指望自己多活几年,那样收回燕云十六州的可能性还能大一些。
但他不敢,父亲的巴掌可不是那么好挨的。
至于他为什么身为皇次子,却要承担这样的重任,因为他生母孝惠皇后所生的皇长子早夭,只能让他上了。
赵德昭一贯喜怒不形于色的面孔上居然透出些许悲苦的气息。
赵匡胤还在苦口婆心的说:“你要争气啊,不能让人轻看了我们赵家!”
就在这个时候,天幕亮了起来。
我们已经说过秦、汉、晋、唐、明这几个朝代的比较有代表性的皇帝,虽然他们有好有坏,但都是大一统王朝的皇帝,其中西晋虽然乱成一锅粥,也是个正经的大一统王朝。但接下来的这位皇帝就比较特殊,他是开国皇帝,但他所在的王朝却从不是大一统王朝,它的经济很发达,文化很繁荣,出过不少诗人、词人,但提起这个朝代,很多人的感观都不太好。
赵匡胤的脸色不甚好看,晋朝是什么德行,他是清楚的,可就连西晋都是大一统王朝,宋朝却不是。
这是为什么,难不成宋朝的军事很拉跨?
除了这个,他想象不出来宋朝为什么没能完成大一统,可大宋现在的军事并不拉跨。
难道……是因为后世子孙不肖?
他想起天幕说过的,皇帝因为学子用剑而不录取他的事情,隐隐明白了什么。
刘彻嘴角抽搐:“西晋居然是大一统王朝么?”
由于这个王朝太过丢脸,他都忘记这是大一统王朝了。
李世民摇了摇头,天幕提起过宋朝,他也不喜欢那样的朝代。
大唐有尚武之风,无法理解那位宋朝皇帝的行事逻辑,而燕云十六州握在异族手中的事,更是让人看不上眼。
没有燕云十六州,你拿什么防备外族入侵?
他所处的时代有些复杂,曾经强盛的唐朝走向衰落,哀帝将皇位禅让给梁王朱晃,唐朝就此灭亡。正所谓没有万世一系的王朝,繁盛如唐朝也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唐亡之后,曾经唐朝的藩镇们割据一方,有的自立为帝,有的依附其他强大的藩镇,这个时期也被称作五代十国,宋太祖赵匡胤便出生在这个特殊的时代。
尽管已经有所预料,李世民见此还是不免长叹一声:“我的大唐……”
没有王朝能够永远存在,他的大唐也一样,但它至少曾经辉煌灿烂过。
嬴政皱眉道:“又分裂了么?”
他现在就看不得华夏大地七零八碎的模样,不统一他就不舒服。
刘彻说道:“这赵匡胤就是宋朝的开国皇帝么?宋朝不是大一统王朝,这是没有统一么?”
难道赵匡胤在建国之后,并没能将这些独立的藩镇消灭掉?
赵匡胤的面容紧绷,他迫切地想知道后来究竟发生了什么,难道赵家就没有一个能扛事的男人?
赵德昭看着也不是很没用啊!
后唐天成二年,赵匡胤出生在洛阳,他的高祖父做过唐朝县令,曾祖父做过唐朝的御史中。祖父和父亲都是五代时期的官员,父亲更是屡立战功,受到后汉权臣郭威的赏识,赵匡胤也算是出生在将门家族的。赵匡胤年少时便颇为不凡,自幼有名师教导,除此之外,他对武学非常感兴趣,喜欢和朋友一起排列战阵,还时常手持一根铁杆棒。
李世民诧异地说:“后唐?”
这后唐和他的大唐有什么关系么?难不成他李家子孙在大唐亡后又建国了?
李治若有所思:“洛阳……”
可惜洛阳不再是大唐的洛阳了。
刘彻狐疑地说:“将门出身?这宋朝皇族看着不像是将门之后啊。”
哪有将门之后的皇帝会怕百姓习剑?
在他们大汉,习剑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就算不提倡,有没有遏制的道理。
一个国家如果不允许百姓习剑,难以想象这个国家的精神状态。
后汉初,赵匡胤怀抱着建功立业的梦想离家,辗转投奔几位将领,但都因种种原因没能如愿。回到洛阳后,赵匡胤察觉到当时的枢密使郭威权势很大,于是选择投奔郭威。事实证明赵匡胤的选择可谓十分正确,郭威夺取后汉隐帝的皇位,建立后周,赵匡胤在禁军中任职,两年后拜入柴荣麾下。
刘彻:“……”
你们没有别的国号可用了是么?既然用了我大汉的国号,就不要这么没用,简直是堕了我大汉的威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