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八王之乱(1 / 2)
历朝历代的皇帝对宗室都会有所防范,汉景帝削藩,汉武帝实行推恩令,朱棣把藩王当猪养,他们都在绞尽脑汁地限制诸侯王的势力。权力面前无父子,又哪来的同族?司马炎的这套制度,从表面上看确实能够遏制士族的势力,但这个制度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来驾驭,而司马衷这个傻子皇帝是完全不可能做到的,在宗室眼里,他不是皇帝,只是一块肥肉。即使真的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来驾驭,也不能保证能够控制。
朱棣:行了行了,别在说我养猪了!
死到临头了,司马懿还是为自家子孙的骚操作感到无比震惊。
这是在干什么啊,曹魏确实不重宗室,但太重宗室,也绝不是一件好事!
曹操笑道:“还是一块傻乎乎的肥肉。”
他都要怜悯司马衷了,一个傻子,稀里糊涂地被父亲推上了死路。
刘彻似笑非笑地,等着看这晋朝打算怎么进行下去。
司马炎知道太子不行,但司马衷已经是他最年长的儿子了,底下的儿子年龄太,一旦废太子,皇位很可能就会落到旁系手中,这是司马炎不愿见到的。正好司马衷有个儿子叫司马遹,很聪明,说是像司马懿,司马炎大概觉得儿子不行,让孙子上也很好,就没有废掉太子。他这一连串的错误决策,让晋朝一步步滑向了深渊。
刘彻说道:“儿子是个废物,孙子再聪明有什么用?!”
既然孙子聪明,你干脆立孙子好了,立了儿子,难道孙子就一点意外也不会出现吗?
万一夭折了呢?万一被废了呢?
曹操不可思议地说:“因为孙子而立儿子?”
他现在也很喜欢孙子魏明帝,但他儿子也不是个傻子啊。
刘备叹气,说道:“跟司马衷比起来,阿斗还是很好的。”
有了诸葛亮,他就更放心了。
贾南风除掉杨骏后,却没能掌握朝政大权,而是由汝南王司马亮与重臣卫瓘共同执掌,贾南风虽然获取了不少利益,但她希望的是独掌大权,于是让楚王司马玮除掉了司马亮和卫瓘。贾南风虽然借了楚王的手,但她不打算与楚王分享胜利果实,又借着这桩事杀掉了楚王司马玮,八王之乱已经拉开了序幕。
刘邦啧啧道:“这女人倒很聪明。”
先前天幕说贾南风跋扈狠毒,他便先入为主,以为这是个蠢货,但没想到这女人竟有几分聪明劲。
刘彻不甚满意,他肯定不希望有个这样的皇后,还是温和贤淑的卫子夫更得他的青眼。
不过对司马衷这个傻子来说,这样的皇后倒比较适合他。
曹操说道:“可惜了,虽然这贾南风手段不容觑,但那么多宗室在那里摆着,绝无可能容得下她。”iu
她忌惮宗室,宗室也看不顺眼她,注定会有一场动乱。
接连除掉汝南王与楚王等人,贾南风得以大权独揽,在她掌权的这八年里,社会比较安定,但有一件事让她耿耿于怀——她没有儿子。那位让司马炎喜欢的孙子是谢才人所出,与贾南风的关系非常不好,贾南风想要除掉太子,便把太子灌醉,骗他写了一份司马衷的退位诏书,太子因此被废黜囚禁起来。赵王司马伦坐视太子被杀,伪造诏书废黜贾南风,将其处死,司马衷也被废掉。
曹操说道:“归根结底还是司马炎的锅,搞出一大群势力庞大的宗室,又给儿子娶了这么一个厉害女人,早晚得闹起来。”
看,这不就开始了?
若是没有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贾南风代替司马衷执政,总比宗室争来争去要好得多。
但这个贾南风,也让人不甚满意,比吕雉、邓绥那样的女子还是差太远了。
刘彻说道:“司马炎他脑子是不是不清楚?他儿媳是什么德行,他难道还不清楚?我还以为太子是贾南风生的呢。”
一个聪明被祖父看重的太子,一个凶悍不容人的皇后,一大群虎视眈眈的宗室,还有一个傻子皇帝,司马炎也真放得下心。
赵王司马伦自立为帝,但由于他的政治能力和道德水平都一样低下,很快引起了反对,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和成都王司马颖联手铲除司马伦一党,复立司马衷为帝,但依旧毫无建树,为所欲为,长沙王司马乂搞死了司马冏,夺取了大权。河间王司马颙见状又不乐意了,联合司马颖攻打司马乂,司马乂最终被东海王司马越抓获,被司马颙的部下烤死了。
曹操被这一连串的宗室名号绕晕了,哭笑不得:“这司马家还真是一脉相承啊。”
从司马懿开始,上行下效,真不愧是一家人。
刘备连连叹息:“受苦的只有百姓罢了。”
他们只知争权夺立,有谁记得晋朝的百姓该怎么办?
刘彻嫌弃不已:“一群废物蠢货打来打去,令人厌恶。”
他从没见过如司马家一般厚颜无耻的家族、
此事过后,成都王司马颖权倾朝野,甚至被立为皇太弟,东海王司马越非常不满,于是又是一番混战,司马颖落败被杀,河间王司马颙也被杀害。这时,没什么存在感的司马衷也突然去世,史称晋惠帝。有人猜测是被司马越毒死的,但对于司马衷来说,比起朝不保夕、任人摆布的生活,还是死了比较好,只要死了,就不必面对接下来更为悲惨的生活。
刘邦毫不在意地说:“本来傻子就不该做皇帝,司马炎既然让傻子做皇帝,就得做好被反噬的准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