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章 天幕降临(1 / 2)

加入书签

秦王政二十六年,齐国灭亡,秦国从此一统六国,建立起一个前所未有的王朝。作为这个王朝的第一个统治者,秦王从此改称皇帝,取三皇五帝之意。

是夜,始皇帝赐宴王公大臣,以庆贺秦国一统天下。

秦始皇高居上首,皇子皇女及秦国宗室坐在下首,殿中美人袅娜起舞,百官推杯换盏,气氛热烈而喜悦。

丞相李斯起身向皇帝敬酒:“臣恭贺陛下,建不世之功,有陛下如此圣主,大秦定能传之万世。”

其余人也纷纷附和。

嬴政听了心下舒缓,更多的还是万里江山在望的昂扬激越,秦人为之奋斗终生的理想在他的手中便成了现实。

他相信,大秦一定可以千秋万代,永远矗立在这片土地上。在此之前,他还有许多事要做……

汉元光六年,抵抗匈奴入侵的四路汉军三路均失利,李广、公孙敖交战失败,公孙贺无功而返。

消息传回长安,朝堂上一片愁云惨淡,百官窃窃私语,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天子。

刘彻面色阴霾,目光似乎透过长安的天空,看到了千里之外的战场。

匈奴劫掠汉朝边境多年,大汉百姓不堪其扰,然而匈奴兵强马壮,汉朝不得不实行和亲政策来换取休养生息的机会。

历朝皇帝的忍气吞声,汉家公主的遣妾一身安社稷,这才换来了刘彻反击匈奴的底气!

刘彻发誓要洗清大汉受到的屈辱,只要——

“禀陛下,”内侍一路跑进来,声音高亢而欣喜,“前线大捷,车骑将军直捣龙城,首虏七百人!”

满殿哗然。

刘彻霍然站起,大笑道:“好,好!朕要封车骑将军为关内侯!”

唐贞观四年,唐军俘获颉利可汗,押往长安觐见天子,自此西北番邦上书尊皇帝为天可汗。

李世民欣然接受,下旨册封他们的君主,又命令收敛长城以南的尸骨致以祭祀。

这些日子里,李世民可谓志得意满。

先是玄武门之变送兄弟侄子上西天,又从偏心眼的老爹手里接过帝位,洗清从前不得不与突厥和谈的耻辱,偌大的天下都等着他去治理。

李世民并没有一味骄衿自傲,隋炀帝的暴政让天下百姓苦不堪言,他亲眼见过无数百姓悲惨的死状。

他要做的还有许多。

庆功宴上,功臣勋贵轮番向李世民敬酒,李世民微笑领受,身旁的长孙皇后温柔一笑:“二郎,妾也敬你一杯。”

李世民握住她的手,夫妻间浓情蜜意。

大臣纷纷牙疼地移开视线,又是吃狗粮的一天!

显庆元年,李治下令重建被毁的洛阳乾元殿与应天门,次年二月移驾洛阳,唐朝开始实行两京制。

李治在殿内处理政事,他患有风疾,时常有眩晕的症状,正烦躁着,一道倩影飘然而至,武媚娘伸手为他揉捏太阳穴。

此时,李治已经废黜王皇后与萧淑妃,武媚娘登上了皇后宝座。

李治闭上眼,渐渐放松下来。

武则媚娘见状,关切地说:“政务繁忙,圣人也该顾惜自己的身体才是。”

李治拿起一份奏疏:“媚娘,你看此人如何”

武媚娘从容接过,此时还没有后宫干政的说法,先帝也时常询问文德皇后有关政事的意见。

李治与武媚娘不仅是君臣、夫妻,同样也是志同道合的伙伴。

武媚娘看完,说道:“此人胸有丘壑,或许可以重用。”

李治微微一笑,转而问起周王李显:“我听侍奉的人说,显儿闹腾地得很。”

武媚娘一笑:“孩子么,爱哭爱闹的,贤儿从前也不安生,倒是弘儿打内敛。”

夫妻相视而笑。

开元十三年,大唐国力强盛,宰相张说上书,认为天子威加海内,恳请皇帝封禅泰山。

李隆基有些犹豫,封禅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应该多加慎重,虽然没有立刻答应,但也没有直接拒绝。

宋璟认为泰山封禅劳民伤财,圣上应该爱惜民力,没想到李隆基拒绝了他的建议。

张说见有利可图,极力鼓动此事,李隆基这才“勉为其难”地接受了。

天清气朗、云淡风轻,李隆基携文武百官与皇亲国戚抵达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又特意接见各国首领。

最后,封泰山神为天齐王。

李隆基站在山顶,俯瞰群山,虚荣心几乎被填满。

如此强盛的大唐,都是朕治理有功的结果,朕简直是太宗皇帝在世!

洪武十年,东宫次妃吕氏生下太子朱标的第二个儿子,取名允炆。

这一年,朱标二十二岁。

朱元璋认为儿子已经成人,有意锻炼他的能力,以备将来继承帝位、治理国政,命群臣一切政事皆启皇太子处分,然后奏闻。

群臣并不意外。

皇帝与太子是什么关系,百官心中有数,寻常皇帝防备太子,但在朱元璋不会。

朱标那是谁,那是他老朱的大宝贝儿啊!他们之间的父子情,岂是那薄情寡义的汉唐皇室可比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