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千一百九十三章 心照不宣(1 / 2)

加入书签

晋阳,廷尉府,叶欢前往并州冀州之交,便是贾诩坐镇都城。

对冀州之战,廷尉这段时日几乎不闻不问,交给郭嘉统领全局,贾诩只会在有好的建议之时,才会让叶秋亲自送去军中。

叶欢和曹操,都是麾下谋臣众多,可以集思广益。贾诩这几年很少过问军事,一是充分的信任郭嘉,相信他在谋略上更胜一筹。

还有便是天狼的存在,定边军的战将都会有这种感觉,专业的参谋,会弥补自己的很多缺失,几乎不会让他们犯错。

郭嘉身边,有着天狼最为精锐的部分,有他们在,鬼才偶尔的疏漏都会被弥补。此时由一人决断,整个作战思路都会更加顺畅。

贾诩不问,不代表不知军情,恰恰相反,在叶欢对情报部门的命令中,毒士和他是一个级别,且眼下,贾诩就是最高指挥。

前线所有的军情,都会在第一时间送到廷尉府,器物与天狼,也专门为军师打造了一处作战室,供他运用。

原本,是要修建在南院的,可贾诩却选择了自己书房之侧的偏院,每日一早,他就会来到作战室,开始一天的工作。

侍卫报讯,有专门的通道,可以直达,从军情处到廷尉府,最多不会超过一盏茶的功夫,每日的消息,都是源源不断。

作战室内,巨大的沙盘之侧,参谋们正在讨论冀州的战局。声音不大,探讨的气氛却极为热烈,每个人面上都有专注的神情。

贾诩呢,则在巨大的案后奋笔疾书,只是偶尔会投来一眼。作战室内的七名参谋,都是经过他精挑细选,乃是日后的可造之材。

相信经过此次大战的历练,加上自己的言传身教,他们就能前往各军,担任实际的参谋职务,积累经验,更进一步。

参谋们每日清晨,就会有专人送来廷尉府,分作不同的班次。他们的作息,在大战期间,会受到严格的管控,由暗影负责。

一日冀州之战不结束,作战室的参谋就不会与外间发生关联,贾诩此举,意在最大程度的封锁消息,保证讯息的安全。

刺探军情的细作不是没有,袁绍、曹操,包括董卓在内,与晋阳之处都有暗探。毕竟大汉都城,数十万人口,难以尽善尽美。

但他们都清楚,廷尉府的险恶,绝不再晋阳叶府之下。相对而言,贾诩所在比之皇宫都可怕,也不知多少人在此消失不见。

“以我军目下的实力,张辽将军、麯义将军、张飞将军,任何一路都有十万人马,怕是袁曹倾尽全力,也难谈全胜。”

一名尚未蓄起胡须,下巴还生着浓密汗毛的参谋,正在说着。言语之中,透着一股自信,那是综合各方面分析出来的结论。

“话虽如此,但那只是两军的硬实力对比,说的是在绝对公平的堂堂之阵对垒下,可战局多变,意外极多,未必能确保……”

典韦设立的反派规矩,沿用到了天狼,细节之处更有加强。站在敌军的角度思考问题,将敌军想象到最强大,都是基本。

叶欢没有什么忌讳,参谋处的讨论从来没有条条框框,参谋们可以畅所欲言。他更要求众人专注,扮演敌军的,要忘掉定边军。

“将军,这样不太好吧?”一开始,很多参谋都是不适应的,和那些士卒一样,他们心中早就形成了近乎本能的荣誉感。

“没什么不好的,你们要扮演敌人,揣测他们的心思,既然如此,就要代入的到位。很多时候,对敌人的仇恨,都会带来力量。”

叶欢不以为然,不仅如此,他还亲自示范,指导众人的演技。

“你们做的事情,对定边军是最有好处的,代入敌人的视角,发现他们的可能应对,就能让前线的将士有备而去,更加强大。”

“如此一来,不但能打胜仗,还能让忠勇的士卒,少些伤亡,这都是大功,立功不光在战场上,作战室内,一样可以!”

“什么叫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就是如此……”

伏案疾书的贾诩想着,面上露出一抹笑容,当日将军就是站在这里,双手叉腰给参谋们上了一课,后者吗,是群情激奋。

那是主公最为善长的,面对不同的人,他总能找到对方的兴奋点。

不光是在军中,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就没有叶欢不会煽动的。就连贾诩自己都觉得,听叶欢演讲,总能让自己也精神焕发。

“既然有功,说上两句怕什么?又没让你们当着诸位将军的面熟说。叶某说了,作战室内,百无禁忌,骂我两句都行。”

参谋们闻言是一阵笑声,贾诩在他们眼中看到的,全是敬佩。

叶欢不光有口才,更有身体力行,且他说的一切,都在逐渐的实现。而当时听起来,总以为是空中楼,白日做梦。

十年之内,并州亩产翻跟头,拉琴给牛羊听,可以增加产量,以后将千里镜再进一步,慢慢积累,我们能看见月亮……

一切的一切,除了最后一句,都成了现实。看见月亮,看看嫦娥长什么样子,贾诩深信叶欢能够做到,还有点小期待。

主从多年,在别人面前,叶欢或许还有些城府,但与贾诩郭嘉,向来是畅所欲言,私下里,就是朋友的那种感觉。

“文和,奉孝,不论成败,欢可以尽力去做到心中所想,此生无憾。”一次饮酒微醺之时,叶欢有过这样的话语。

只求心中的理想,甚至都不计较成败,信念坚定。贾诩相信叶欢绝不是矫情,主公是当真如此想的。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当日主公的酒后赋诗,贾诩印象深刻,比之将进酒,侠客行,豪迈之处绝不输之。

只可惜唯此两句,叶欢后来也没有续作的意思,但在贾诩心中,却有说不出的豪情,属于且仅仅属于主公。

有的人给你描绘日后的美好景象,只是空谈和空想。

但有的人给你描绘美好景象,还会告诉你如何一步一步去实现,且按照他说的做,真的是在逐步实现,那就不是空言。

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兴盛大汉,令千万百姓各得其所,永远面带笑容,那是叶欢的理想,也是贾诩为之奋斗,不惜性命的目标。

但他自己呢?有没有理想,又有没有目标?

答案是肯定的,从他上书给叶欢,言及用雷霆手段对付乱臣,他愿意承担所有的后果,却为后者所拒绝,那一刻,贾诩无比坚定。

始皇帝是千古一帝?也许吧,但主公还要胜之,兴盛大汉,万民得其所,贾诩不怀疑。但坐在最高宝座上的,只能是主公。

这,便是毒士的理想,为之不惜一切,也包括隐瞒主公在内。

作为雄主,主公是善良的,那是他的一种本性,贾诩清楚,在争霸天下之中,就很可能是一种掣肘,但他不说,也不劝。apbiqμνne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