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八〇章 最后一艘补给船(2 / 2)

加入书签

欧宗安看着壁炉里面燃起的火焰,似乎感到那火焰都是冷的。

“司令,你要是还冷的话,将火炕也烧上,光是壁炉不够,反正咱们不缺木材,那些朝鲜人干活还是可以的,也不逃跑,我觉得可以留着用,稍微改善一下他们的伙食,从中再提拔几个管事。”

谢宇豪出去带兵巡查,他们现在只要守住庙街,就能保护库页岛以及南边沿海地区的据点。

欧宗安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沙俄人在冬季的时候发动进攻。

现在他都只能躲在房子里,要是到了真正的寒冬,战士们还怎么执勤。

可能连枪都拿不起来了吧。

庙街只有码头对外连通,另外三面都是山地。

但是这里的山并不高,最高的也不过百米。而且山势平缓,上面满是各种各样的树木。

最多的是针叶林,也有些光秃秃的桦树。

看似没有道路,实际上到处都是道路。

山林中有黑熊、有老虎,这个季节黑熊已经冬眠,老虎的出没越加的频繁。

入冬之前他们要积累足够的脂肪。

这里食草动物都非常警觉,你通常是看不到他们的。

所以不要以为在山林中就可以打到猎物,衣食无忧。你可能一个月都看不到一个猎物。

等你看到的时候,也许就是来捕猎你的猛兽。

哪怕是沙俄人在这样的野外也很难生存。

但是欧宗安不敢确定沙俄人是否能在冬季作战。

至少在冬季,沙俄人的行动能力是比他们要强的。

就在这个时候,码头上的士兵来报,有一艘货轮靠岸,因为上面的东西比较重要,需要司令员亲自去接。

欧宗安没有办法,只能从刚刚暖和一些的房间里钻了出来。

西北风吹在人的脸上就跟刀子一般。

欧宗安将头顶狗皮帽子上的护耳紧了一紧。

护卫军的后勤工作做的非常细致,提前给他们送来了狗皮帽子,做帽子用的狗子皮都是从朝鲜王国收购来的。

那里的人有吃狗子的习惯,当地的狗子皮产量很高。

在那个朝鲜商人朴泰勇的运作下,护卫军很快就凑出几干顶狗皮帽子。

狗子的毛发一面朝朝外,皮面上镶着一层米色的粗棉布,以增加帽子的韧性。

帽子上有护耳和护颈,平时可以翻到上面,外出的时候拉出来。

在耳朵的上面还有两颗金属扣子,用来固定面罩。

现在还没有那么冷,欧宗安暂时还不需要面罩。

等他带着警卫到码头上的时候,一群建设兵已经开始搬运物资。

这是一艘一干多吨的大货轮。

上面有粮食、被服、药品。

之所以让欧宗安过来,是因为船上还有一些特殊的东西。

“欧司令你好,我是交通部运输司的沈瑜。”

一个皮肤黝黑,眼睛非常亮的年轻人主动走到欧宗安的身前打招呼。

欧宗安赶紧跟对方握手。最近送物资的船基本上都是从福州来的。

为了赶时间,董良动用了好几艘蒸汽动力货轮。

现在远东各个据点加在一起有五万多人。其中大部分是江北流民中招募的河南、山东青壮。

他们按照中队、大队编制在一起,有专人管理。

这些人一过来就投入到了紧张的劳动当中。

他们首先要将自己的生活区给建起来。

房子采用半地下的窝棚,这样更加有利于保暖。

但是房顶一般都是采用高高的尖顶,这是学习自沙俄人的经验,这样房子不容易被积雪压塌。

尖顶的上方还开了一个门,这是为了防止主门被雪压住之后,用来逃生的。

而且这些窝棚都建在背风的坡地上,四周还用圆木做墙给围起来。

华族的人一直都是非常擅长学习的。

他们还用粮食、布匹、盐巴等物资与森林里的达斡尔人交易,甚至雇佣了一些猎人,并且从他们那里了解到远东这里的一些基本情况。

这些达斡尔人之前也会与沙俄人贸易,但是沙俄人非常残暴,不仅仅会抢夺他们的牲畜、皮毛,还会派人屠杀他们的部落。

现在护卫军剿灭了沙俄人,这些单纯的土著人将护卫军当成了亲人。

至于满清在这里设立的管理体系,早就已经被沙俄人破坏得土崩瓦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