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O四章 暴富背后的必然(1 / 2)

加入书签

“万元户呀?”赵亮惊叹一声。他知道90年代的万元户相当于现在的百万富翁,而当时东方市的房价也就一套几万元而已。

“发大财的机会呀。”赵亮羡慕地说。

“不错,第一次摇号就10的中签率,到了6月3日第二次摇号,一口气发行了中纺机、东方明珠等34个东方市本地股。其中,陆家嘴、金桥、外高桥、豫园商城成了后面的大明星股。”

“因为发行的股票多,第二次认购证的中签率达到50,而且之前股票市场已经大涨了,受此影响,股票认购证自身的价值也被挖掘出来了。”

“就在有人在为第一次摇号后,错过当万元户的机会而后悔不已时,黄牛已经四处出动,在黑市求购认购证了。另一边,有人小富即安,在第一次摇号之后赚回认购证成本,就马上想要出手。”

“很快,认购证涨到100元时,到5月份,认购证就涨到每份300元,比当初的发行价足足上涨了10倍!”

“但是,因为拥有一张认购证,可以中新股,上市就能赚一万元,所以认购证的价格被几乎炒作。到10月份又大涨10倍,到了3000元一张。而当时东方市普通人的月工资也就300元,也就是说一张认购证的价格快相当于普通人一年收入了。”

“不用说炒股,只是一个认购证就一年暴涨了100倍以上,真是一个令人咂舌的时代。”江啸天感叹道。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股市真是一个批量制造财富神话的地方。”赵亮无比羡慕地说:“这比炒房子还要来钱快呀。”

“虽然说是百年一遇的财富神话,但是我们现在回想,那些通过认购证发财的人其实也是有一定的必然性的。”

江啸天平静地分析道:“首先,能接受认购证这个概念的人,肯定都是已经对股票有所了解的人。毕竟30元一张的价格,并不便宜,你要一个金融小白摸出月工资的十分之一去买几张空白的纸,是根本不可能的。”

“不错,所以认购证还有股票,只有先在东方市这种金融中心才能推广,这里至少有几百万群众基础。”赵亮说。

“是的,不过这也告诉我们了解金融市场的必要性。”江啸天又说:“其次,虽然卖了207万份认购证,但是去掉大量重复购买的人后,其实真正购买的人,可能也就20、30万人吧。”

“对比东方市当时一千万人口,这个比例其实还是很小的。这说明发大财的人总是少数,这就引申到第三个事实,就是发大财的机会总是在别人还未了解的时候。真的等大多数人都涌入某个市场了,发大财的机会就很小了,只能赚取平均收益了。”

赵亮点点头,略有所思地说:“的确如此,当初认购证要是真的人手一张了,势必就不值得购买了。”

“嗯,再一个,靠买认购证发财的,还有两种人。一个是那些通过自己观察,最后推算出获利率后,再买入的人。这些人其实和现在的量化统计流派是一样的思路,严格地说他们是非常理性的人,是靠统计概率指导自己行为的。”

“再一种人,就是有内部消息的人,知道最终发行数量后,利用信息差购买认购证的人了。”

“有基本的股票知识、能够算出中签率、有内部信息,这三类人是92年股票认购证发财机会真正垂青的人。”

塔读&app,免费站

赵亮点头说:“不错,看上去像买了彩票中大奖,其实里面都是有逻辑的,只有不了解的人,才会认为是天降财富。”

江啸天继续道:“我真正要说的是,对我们这些三十年后的人而言,了解购买认购证发财的最终目的,是要来指导我们自己的理财路径。毕竟,那种希望能够穿越时空,回到过去,抓住机会成为富翁的事情,只有在重生类的小说里才能实现。”

“啸天哥,你说的对。”赵亮受他启发,热烈地说:“现在的我们,很难再碰到这种暴富的机会了,国家也不允许股市暴涨了。那么要发财,还是要多接触社会信息,尤其是金融方面的。”

“其次,还是要会认真分析机会呀。从实际出发,不要自己随便猜测、主观臆断,这样才能看到真正的机遇。”

“是的。”江啸天说:“投资到最后,就是比谁的眼光准、出手狠,再加上时代赋予的大环境,缺一不可。”

无尽的昏迷过后,时宇猛地从床上起身。

他大口的呼吸起新鲜的空气,胸口一颤一颤。

迷茫、不解,各种情绪涌上心头。

这是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