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七一章 富贵险中求(1 / 2)

加入书签

赵亮和白洁继续等在会议室里。期间,周学亮还进来过一次,抱歉地和他们说:“对不起,两位,因为我父亲是和梁明董事长单独会谈,任何人都不能旁听,所以现在只能请你们耐心等待。一有消息,我就会告诉你们。”

赵亮和白洁点头表示理解,周学亮关门,又急匆匆走了出去。

赵亮问:“唉,你说,我们这么久没下去,赵总和你国优证券的同事,会怎么想?”

白洁苦笑一声,说:“肯定不开心啦。我一个小小的业务经理,居然能待在人家高管的楼层这么长时间。赵总肯定想知道,我在这里到底谈了些什么。”

“而且,他假如真是内鬼,肯定更忍不了。”赵亮说。

正说着,白洁的手机一响,她一看,还真是赵总发来的消息:怎么样了,周董有布置什么新的任务?

“怎么回复好呢?”

“嗯,就说周董让你查梁氏集团的材料吧,查材料用的时间可长可短。对了,我们反正也无聊,干脆就再好好了解一下梁氏集团,做到知己知彼吧。”

白洁按他的主意回复了赵总,然后说: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其实,我之前简单查过。梁氏集团创始人梁明,今年五十六岁,湖畔市近郊阳山乡人。从小就头脑灵活,他十几岁的时候,就在农村老家,帮着把自己家养的鸡蛋、鹌鹑蛋卖到城里去。还把城里批发市场的衣服,倒腾到农村去销售。”

“据村口小喇叭广播社传播:靠着做小生意,他们家八十年代就有了收音机,立体声的。九十年代,就在村里第一户买了彩色电视机。虽然是九寸电视机,但也是轰动了十里八村,可以说他天生具有出色的商业头脑。”

“他忙于做生意,学习就不太好,后来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干脆自己继续倒腾生意去了。先办了一个养殖场,但养的猪老是死,饲料也贵,后来他干脆自己开了一家饲料场。”

“农村的各种大豆、玉米,没人要的东西,他都收集,然后一加工成了饲料了,转手就是几倍的利润。到了二十一世纪初,就成了乡里的首富。”

赵亮听白洁说到停顿处,惊讶地说:“你这叫简单查过?你就好像亲眼见到他创业一样。”

白洁有些得意地说:“这其实是我写那篇文章的时候,从一家报纸的采访报道稿里看到的。那个记者也很是下了一番功夫,挖了不少料。当然,那个时候梁明正在选什么人大的代表,所以刻意塑造一个勤劳的、肯带着村民一起致富的企业家形象吧。”

赵亮双手相击,鼓掌道:“那你也是有足够的敏感度,看了那么多材料,能够记住这篇。”

白洁一笑,继续说:“后来梁明不满于在农村发展了,开始关注城市里的机会。他先是和几个朋友一起,参股搞了一家建材公司,帮市里几个房地产项目做工程。”

“结果,有一年,房地产过热,需要调控,银根一下子抽紧了。市里出现一批烂尾楼,房地产的老板们先是去银行求贷款,求不到,不少人就带着小三小四,逃得无影无踪了。”

“梁明也和现在被他拖欠原材料货款的小厂商一样,被房地产开发商把钱压得死死的。但好在他很早就多元化经营了,所以公司慢慢挺过了那几年的寒冬。”

“奥运会前后,国家又开始放水搞基建。梁明看机会来了,正式成立了梁氏集团,先从湖畔市开始,走中高端路线,而且不计成本的拿地。”

“不过,他拿地,有一个特点,你知道是什么吗?”

赵亮见白洁卖关子,摇摇头表示不知道:“还请白老师赐教。”

“他拿地的特点就是往往先按工业用地性质拿到土地,过几年,总是能很神奇地变更土地性质,从工业用地变成住宅用地、甚至是商业用地。”

“另外有一个住宅地块,竞价的时候,大央企、大房企都看不上,他以很低的价格吃进。一开始几年也不开发,结果湖畔市要建什么文化中心,选址就在他那块地旁边,他这次开工,房价自然一路上涨。”

“同时,我文章里也写了,梁氏集团的负债率极高,净负债率常年90以上,什么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一直是小于1,整个集团的杠杆率很高。可以说这十几年,梁氏集团的发展速度是一路狂飙!”

赵亮点点头,说:“那我明白了,梁明就是一个头脑灵活,敢于冒险的人,也许他信奉的人生理念就是——富贵险中求。”

“是的,不过他的老乡周先生就是另外一种风格了。”

“什么,老乡?”

“是啊,你不知道?周峰董事长也是湖畔市人!”

无尽的昏迷过后,时宇猛地从床上起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