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0章 关乎天下,丞相与大将军的论政(2 / 2)

加入书签

李世民也是这么做的,他崇尚的是小政府主义,道家的无为而治,对大唐官员的权力做了非常多的约束。

但诸葛亮和李衡面临的情况是要加快恢复关中民力。

道家的小政府主义适合解决长远的问题,不适合解决紧急问题。

费祎说道:“若是如此自然好,但也要让并州和司州的百姓知晓才是。”

“这个很容易,往来于关中、并州和司州的商人就可以做到。”

“百姓真的愿意过来吗?”费祎还是疑惑。

“会的,谁不愿意吃饱饭呢?”李衡道,“前提是我们要能做到,而且还有一点非常重要。”

“哪一点?”诸葛亮问道。

李衡便站了起来,他从怀中取出一些文书,递给诸葛亮。

诸葛亮好奇地接过来,看到第一页的几个大字:民意觉醒。

他心头一震,但没有说什么,而是开始聚精会神地看。

在诸葛亮看的这个过程中,李衡为诸葛亮斟茶。

费祎则在一边沉默不做声。

记忆超群、理解超群的诸葛亮,今日看这份文书,却看得很慢,甚至有时候会在一行字里停留很久。

足足一个时辰过去了,诸葛亮才看完。

看完后,他的脸色依然平静,但目光却与之前全然不同。

诸葛亮问了第一个问题:“确定律法,需要征求百姓的同意,这岂不是会造成立法的混乱?”

诸葛亮还是第一次听说立法需要征求民间同意的。

中国古代政治里讲究的是“贤均从众”的理念。

所谓的“贤均从众”核心理念是,在决策过程中,应该优先考虑意见最贤的人的意见,如果双方意见相等,则再根据多数人的意见来决定。

这一观念强调的是质量而非数量,即一个人的贤能比他的数量更有价值。

这个理念的记载出自《左传》。

以诸葛亮的博学,他不可能不知道这个理念。

事实上,在商鞅变法之前的统治者们,已经发现了乌合之众的社会心理学,只不过没有形成理论化的学说。

所以才有贤均从众的概念。

诸葛亮能问出这个问题,也说明他知道在治国方面,存在着乌合之众的情况。

李衡自然也知道这个理念,他对诸葛亮说道:“我们必须征求,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对,你这里说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何意呢?”诸葛亮立刻又问道,“两者有关联?”

“经济基础,就是民间的田亩、商业、人丁等诸多要素,上层建筑就是官府、律法。”

李衡说道。

“周朝时期,天子以周德治理天下,周德就是上层建筑,为什么周天子要以周德治天下呢?而不是用其他的办法?”

这个问题一下子把诸葛亮和费祎都问到了。

尤其是费祎,瞬间懵逼。

这还用问为什么?

顺应天命啊!

但诸葛亮可不会信顺应,他这种政治家,是会思考前代的得失的,会思考自己需要用什么政策来治国。

诸葛亮问道:“依济安之言,周朝为何以周德治天下?”

:。:

rad3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