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99章 都得站队(四)(1 / 2)

加入书签

rad2  1939年7月1八日,大连造船厂的码头上,一艘35000吨的航空母舰庞大的舰身上遍悬彩带。看得出,工人们用尽了想象力,尽可能在军队允许的范围内对自己造出的最大的军舰进行装饰。

在众人簇拥下,何锐带着两位夫人一起走向航母。何锐昨天已经到了,在造船专家与海军将领们的陪同下参观了船厂。航母的身影固然巨大,但是船厂中的龙门吊比航母更高了十米。如果没有这样的高度,是没办法将航母分段吊到指定位置。

龙门吊只是庞大造船厂中看着最显眼的设备,肉眼能看到的还有大量其他设备。就在几十公里内,分布着为大连造船厂提供配套服务的众多厂家。在上干公里的范围内,包括制造舰载机的飞机制造厂,制造电子设备的仪器厂,都在生产着大量装备。每一项装备都是航母所必须的。

走在人山人海的码头上,何锐向那些对着自己欢呼的人群打招呼。今天何锐的工作不是来视察,而是前来与人民群众互动。政治家的责任中,鼓舞情绪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就在航母附近的空地上,被评为劳动模范的工人们已经等在这里。在周围数以万计的工人与军人的围观中,何锐快步上前,主动向工人兄弟们伸出手。这不是刻意,何锐每次与这些劳动者们在一起的时候就感觉很舒服。

工人们看到何锐就这么走过来,向自己伸出手,都很是拘谨。但在围观的工人与军人们看到何锐与工人们热情握手,然后由何锐和何锐的夫人给男女工人胸前佩戴上代表荣誉的红花,都欢呼鼓掌起来。数以万计的人群们的欢呼声直冲云霄,让气氛直逼高潮。

此次活动的高潮是剪彩。在海军造船的传统中,由女性将一瓶酒摔碎在船头,船就可以正式启动。当人看到何锐拿起一瓶香槟的时候,很多人都在想,何锐会将香槟给哪一位夫人。在这样的猜测中,就见何锐将香槟递给了接受表彰的女工人。女工人接过香槟,走到船前,她深呼吸了几下,将香槟甩向船头。那手法证明她就没怎么扔过东西,但力气足够大,所以瓶子只飞向船头,玻璃瓶立刻被撞碎。白色泡沫的飞溅之时。船上的彩带纷纷发射,砰砰砰的一连串声音中,彩纸被发射到高空,纷纷扬扬飘落下来。

就在漫天的彩带与彩纸下,航母汽笛响动。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中,航母在拖船的推动下,航母靠着自己的动力与外力的帮助下,开始驶出船坞。

两个小时后,何锐登上驶入海中的航母。舰长亲自迎接何锐,他举手敬礼,“欢迎主席视察004号舰!”

何锐就是带着耳朵听,基本不开口问,所谓的指示更是一句都不敢说。现代工业社会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在大家都不清楚怎么做的早期,何锐可以提供思路以及有限的建设流程。现在航母已经建造出来了,为了建造航母,大量专家进行几百次的专业,大量企业与科研单位分别承担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技术设备需求,各种计算机为了航母数据运算了上百万小时。何锐一人能够想到的东西,在这么巨大的体系面前只会显得非常幼稚。

此时的何如老老实实的听人介绍,按照秘书处制定好的流程,与各种人员握手、交谈。能把这些做好,何锐就算完成了此次的工作任务。

到了甲板上,前来接受视察的3位工作人员都是试飞员。握着手,何锐这才提了几个问题,“当了多久试飞员?”

“飞过多少机型?”

“在日本航母上飞过么?”

“在我国1:1陆上航母模型上飞过多久?”

试飞员听何锐说的都是自己这一路的经历,当即向各种做了汇报,“当了7年飞行员,飞过9种机型,国内的5种,国外的4种。在日本航母上参加过6个月的培训,因为飞机型号不同,没有实际起降。在国内陆上航母模型上起降过几百次……”

一众海军将领们见试飞员们与何锐交流的非常流畅,都松了口气。就在此时,一位试飞员有些不自信的问道:“主席,能和您合影么?”

“当然可以!”何锐喜道。说着,便看向周围。此时,航母的飞机升降机刚将一架战斗机运到甲板上。何锐指了指飞机,“就在飞机那边拍摄吧。”

很快,何锐,海军司令,航母舰长,三位飞行员到了飞机旁。这是一架海军型双座歼-9战斗机,秘书立刻安排站位。飞机舱盖打开,试飞员站在位于中间的机舱里,位于最高点。何如站旁边的上下梯子上,比飞行员低了半个身体。另外一层同样位置,站着航母舰长。海军司令站在何锐位置更低的位置。

何锐笑容灿烂,与飞行员们一一合影,又集体合影。集体合影也是如此,凡是承担具体工作的,都站在最高的中央位。劳动人民承担着国家的重担与风险,他们的地位就该是最高的。

在脱离了基层劳动,进入管理层的,谁承担最重要的具体工作,谁就站位。如果都是纯管理层,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就轮到何锐站位。这至少是何锐政府的拍照构图规则。

拍完照,已经等的有些急的通讯秘书赶紧上来递上电报。这是外交部的电报,苏联政府刚向中国发来消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已经签订。何锐看到电报里丝毫没有提及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中是否存在密约,忍不住想冷笑。

如果这次斯大林派遣特使来,告知何锐密约内容,中国政府也只能接受。既然斯大林不说,以后这件事可能就会导致些结果。因为世界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印象太深刻,导致一战打成那个结果的外交原因,就是各国签订了大量密约,导致根本没办法判断局面。所以一战后,列强之间在密约方面达成了一致。任何密约,会被视为签订密约的两国对其他所有国家表达的敌意。

苏联一直想与中国签订密约,何锐始终避开。就是因为何锐不想在外交方面遭受到任何指责!

参观完航母,何锐直奔机场,带着光子和光子的两个娃,一起前往东京。中国海军建造计划中,日本拿到了两艘战列舰的订单。这个消息是公开的,哪怕是会让美国抗议,中日之间也不去搞密约。

前来采访这次下水的欧美记者数量相当多。对于记者们来说,如果能够从更多细节中得到关于东亚整军备战的消息,对于自己的记者生涯来说非常有价值。

凡是比较有水准的记者都在准备自己的问题。记录信息的小本本上是最近美国的军备建造内容。美国在3八年通过《两洋海军法》,配合美国政府的赤字经济政策,美国经济开始快速增长。

但是发展的并非造船业,罗斯福总统的特别助理霍普金斯从193八年开始,整顿了美国军用车辆制造,航空公司纷纷得到了政府招标,美国政府根据能够收集到的各国最新式战斗机参数,向美国海空业提出了招标内容。凡是能够拿出符合参数的美国飞机设计公司都可以参与投标,有能力制造飞机的美国航空业可以组建各种公司参与飞机制造。

对于这些需求,美国政府给了回答:“这些都是防御性武器,是美国为了保护美国本土而不得不采取的手段。”

飞机、军舰、大炮都是防御性武器。美国记者表示,美国政府的回答听起来很奇怪,仔细想想就更奇怪了。

同时,美国政府通过了新的征兵法。21岁到35岁的美国公民必须进行兵役登记,而登记在册的人员以抽签的方式决定自己是否去服兵役。法案规定,除了战时,公民只需服一年兵役就可转入后备役,一次征兵最多90万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