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1章 白俄临时政府(一)(2 / 2)

加入书签

坐在颠簸在土路上的汽车上,程若凡考虑着未来的战争。维持100万人的战线,以当下的东北军师级单位,需要八0个师,大概是27-2八个军。虽然东北军校遍地开花,军中大力培训。但是培训出来的还是士官,29个军,军级单位的军官数量一两百人,就算是给这些人安排到位置上,他们真的能够完成任务么?

心中左思右想,程若凡越想越不乐观,好不容易到了第一个休息站,就有人送来电报。看了内容,程若凡的烦心事立刻飞到了九霄云外。旁边的随行人员看着程若凡一脸的欢喜,也不知道出了什么好事。

程若凡想了想,直接命道:“回沈阳。还有,现在就给这些人发电报,要他们到沈阳集合。”

一回到沈阳,程若凡立刻召开工程兵会议,还把东北军司令徐乘风也请来了。

程若凡想到的事情,徐乘风自然也想到了。唯一没想到的是,何锐竟然借着此次救灾之名开始大规模修建永备工事。

但这的确是最好的机会。水利设施的特点就是有着漫长的输水渠,输水渠纵横往来,要修的地方可就多了。

正如徐乘风与程若凡所料,日本这边并没有感觉兴修水利有什么问题。但是迅速开工的工程只进行了不到一星期,徐乘风就得到了消息,日本驻朝鲜总督派人到了沈阳。

这把徐乘风弄的有些紧张,难道日本总督那边看出了什么端倪么?

日韩合并之后,日本并没有把朝鲜半岛的人看成日本人,而是把朝鲜人看成了殖民地。所以日本在朝鲜半岛设立的是总督,而不是普通的行政长官。

日本代表是个文官,见到何锐之后立刻行了文官礼数。何锐点点头,并没有多礼。说起来,日本驻朝鲜总督,反倒与何锐在中国的地位最为类似。两人都掌握着直属武装,又掌握了地方政权。还都是中央任命。

除了这些点之外,最有趣的是,现在的日本驻朝鲜总督斋藤实,是日本海军大将。军阶与何锐这位‘镇安上将’其实非常一致。

日本代表小林旬恭敬的说道:“何阁下,在下奉斋藤总督之命,就贵方兴建水利工程,试图从鸭绿江取水一事前来。”

何锐也没想到日本的朝鲜总督竟然是为此事而来,不免有点佩服起这位海军大将手下有人才。鸭绿江是中国与朝鲜地区的界河,并非一条流量很大的河流。如果东北大量从鸭绿江取水,的确会影响到朝鲜那边。

而且《东北日报》的行动十分迅捷。面对此次旱灾,邀请了水利厅长卢道明做了专访,又把专访分成了好几期。分别介绍了整个辽东半岛的水利建设,其中自然要提及水源。

但是能惊动到日本驻朝鲜总督派人起来,何锐觉得还是有些意外。

既然对方代表着朝鲜总督斋藤实前来‘关注’,何锐只是告诉对方,“我们这边刚开始修建,工地都没划分好,修建完毕更是几年后的事情。在过程中再进行沟通吧。而且我方的工程建设是由麻省理工大学毕业的水利专家卢道明先生负责,我认为他一定会充分考虑到朝鲜边境地区的用水需求。请回去告诉斋藤总督,在水利这种高度专业化的工程商,我们必须相信专家。”

试着小林旬想过各种可能得到的回答,却没想到何锐居然把话扯到了专家身上,登时就愣了愣。不过小林旬也没有迟疑太久,他几乎是立刻反应过来,“请问阁下,我们能否派遣日本专家前来与卢道明阁下讨论呢?”

何锐面露笑意,“我们欢迎日本专家前来参与水利项目的设计和讨论。这种工作需要的是更多专业人士的参与,有了专业的建议,才有专业的水利设施。”

小林旬并没有因为何锐的表态而高兴,反倒更紧张起来。大人物们,尤其是何锐这样的大人物岂是好想与的。他们越是客气,就越是危险。

果然,何锐继续说道:“不过救灾如救火,讨论归讨论,水利项目已经要开始了。请回去告知斋藤阁下,我们也需要向东北人民有所交代。”

小林旬知道自己无论如何都改变不了何锐的决定,只能礼貌的应了一声。

送走了日本驻朝鲜总督斋藤实派来的使者,何锐有些不解。为何连斋藤实这个驻朝鲜总督都派来了人,何锐认为应该更快就有反应的关东州却毫无反应。

关于粮食出口关税增加一倍的事情,一部分是针对高尔察克,另外一部分就是针对关东州。关东州位于辽东半岛的南端,北边是受灾的辽宁省南部,南边是受灾的山东半岛。根据情报,关东州的粮食就从南北这两个地区购买,现在山东地区粮价暴涨,何锐再把粮价增加一倍,关东州粮价涨三倍都不稀奇。

可关东州到现在都没反应,着实有些奇怪。难道关东州这次准备从日本本土进口粮食,向关东州本地居民提供粮食么?

何锐没想到,自己其实是误解了。关东州此时没动静,很大原因是何锐的老师,上一任日本陆军大学校长河合操中将正在赴任的路上,关东州此时正处于一个权力过度期,两位关东军司令都不在关东州。

这两位关东军司令此时也没有到关东州主持局面的打算,他们都在东北总参谋部参加最新战争进程的讨论。

俄国战败了。

1920年八月10日,俄军的哥萨克人越过维斯瓦河,企图在主力从东面展开进攻时从西面攻占华沙。八月13日,俄军的初次攻势被击退。波兰第一军团抵挡了向华沙的直接进攻,又阻止了向拉济明的进攻。

苏军总司令图哈切夫斯基认为一切按自己计划进行,但波兰方面已经破译苏军的无线电通信,使图哈切夫斯基跌进毕苏斯基及其参谋长罗萨东斯基(taderadski)布下的圈套。在北面,苏军越过维斯瓦河后,正进入一个波军兵力薄弱的真空地带。在将会决定战争胜负的华沙南面,图哈切夫斯基只部署少量兵力去据守连接西北方面军与西南方面军的中间地区。另外,布琼尼的第一骑兵集团军在利沃夫受阻。

在一日之内,苏军朝华沙及莫德林的推进停止,随后变成撤退。第五军团以闪电般的行动驱赶筋疲力尽的苏军。波军在一天内前进30公里,把苏军在北方的包抄攻势瓦解。到了八月16日,毕苏斯基指挥后备军全面投入反攻。波军贯彻了毕氏的计划,从南面出击,找到敌军方面军之间的巨大缺口。

波军两支部队继续向北追击,到达图哈切夫斯基部的后方,八月1八日把其大部份部队包围。

在同一天,远在明斯克的图哈切夫斯基终于明白苏军已经大败,下令他的余部后撤及重新整编,可是前方不是太迟才收到命令就是根本收不到命令。在前线中央的苏军陷入一片混乱。图哈切夫斯基下令全军向布格河撤退,可那时他根本无法与大部份在华沙附近的主力部队联络,所有计划因为通讯问题而变得乱七八糟。苏军没有秩序地后撤,各个师陷入恐慌及瓦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