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军人们的烦恼(十四)(2 / 2)
托洛茨基认同列宁的看法,但是何锐的奸猾给托洛茨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要知道,现在布尔什维克政府的金库里空空如也,而何锐已经基本上把高尔察克掌握的沙皇俄国喀山金库里的黄金都给掏空了。在整个过程中,何锐并没有花费一枪一弹。
列宁同志用他那抑扬顿挫的声音说道:“这也是我们判断何锐本人的机会,即便何锐加入了英法阵营,我们也能获胜。”
1920年4月1八日,布尔什维克政府在沈阳的办事处代表柳申斯基见到了何锐。没有客套,柳申斯基转交了布尔什维克政府对何锐的询问,希望与东北政府建立起友好关系。
本以为何锐立刻要狮子大开口,没想到何锐当即表示,“这也是我的期待。”
柳申斯基没想到何锐如此坦率,便单刀直入,“我们苏维埃政府愿意与所有国家都维持良好的关系,并且乐于各国进步的斗争。”
何锐笑道:“东北政府也是相同的看法。旧世界必须被毁灭,才能建立起新的美好明天。”
柳申斯基认为何锐的态度应该是表达了对于红军解决白军的认同,但是面对的是何锐,柳申斯基不敢轻易确信。毕竟,面前的这位中国军阀是夺走了中东路的人,让俄国在中国东北以及外蒙的经营化为流水。
“东北政府会出兵海参崴么?”柳申斯基问道。
何锐摇摇头,果断答道:“请告诉列宁阁下,我军不会入侵俄国领土。当然,不管是红军还是白军,东北军有着保卫国家的使命,绝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列宁阁下一定能够理解。”
柳申斯基万万没想到,本以为要千难万难的外交交涉这么简单就完成了。虽然还有各种怀疑,却也只能起身告辞。很快,在4月20日,列宁同志就接到了柳申斯基的电报。
这下,列宁同志也觉得事情进展的太过于顺利。但此时,列宁同志的直觉正在用一种不安的感觉在警告他,事情绝不会这么简单。
但是问题出在哪里,列宁同志着实搞不清楚。
4月21日。柳申斯基又发来了电报,电报中,柳申斯基告诉列宁同志,何锐委托柳申斯基询问列宁同志,如果波兰对布尔什维克政府发动进攻,布尔什维克方面会命哪一位红军司令迎战。
一时间,列宁同志已经明白了。何锐不知道从哪条情报渠道得知波兰要对红军发动大规模进攻的计划,所以通过柳申斯基向列宁同志提出警告。
下达中央会委员会开会的命令后,列宁同志心中有些感叹,何锐等待了这么久,就是期待着布尔什维克政府率先做出让步。
中央委员们到了委员会所在地,听闻了消息居然来自何锐,好几名委员都对情报可靠性表达了质疑。尤其是军事出身的委员,认为何锐这是在试图阻止红军进攻高尔察克。
几乎是同时,托洛茨基与斯大林都开口说道,“我反对。”“我认为何锐的情报比较可靠。”
一时间遭到这两人的反对,其他委员们颇为讶异。托洛茨基不等斯大林继续发言,率先说道:“如果把美军登陆我们国土的时间认为是一次联合行动,就非常合理。既然美军无力阻止我军解决高尔察克,却又坚持登陆我国领土。波兰进攻我们的计划就非常合理。”
斯大林此时并不想与托洛茨基争个先后,等托洛茨基讲完,斯大林才说道:“波兰正在扩军,我们本以为波兰的进攻会推迟一些,至少在5月。现在看,波兰很可能更早行动。但是我建议我们还是要继续对高尔察克进行打击,不然的话,高尔察克很可能会在夏季的时候开始反攻。”
不少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被斯大林的话弄的心情沉重。怎么突然间,高尔察克就从束手待毙变成了咸鱼翻身呢?
托洛茨基接着说道:“列宁同志,请立刻通知前线部队,准备防御波兰的突袭。”
4月日,约60万波兰军队突然对红军发动了进攻。即便是有所准备,但是装备了大量英法旧装备的波兰军队依旧突破了红军的防线。
经历过内战洗礼的红军战斗意志并不孱弱,但是对面复国不久的波兰军队却拥有着不亚于红军的战斗意志。这些渴望复仇,期待把国境线恢复到第一次被俄国、普鲁士、奥地利瓜分的时代的波兰军队,靠着火力的优势,分为数路,突破了红军防线后向着第聂伯河发动了猛攻。
东北政府早就布下了情报收集,这个情报网虽然收集不到什么有价值的细致情报,但是这样的大事还是瞒不住,文明党军事委员会立刻就此事召开了会议。
对于俄国今年会不会对高尔察克发动进攻,大部分委员都认为不太可能。即便认为还有可能的程若凡,秀丽的面庞上也有着迟疑。
徐乘风心情不是很好,索性直接问道:“参谋长,为什么认为红军有实力完成数千公里的远征。如果我是高尔察克,只要把铁路破坏掉。红军无法完成进攻。高尔察克修整了快半年,已经重整了军队,补充了武器弹药。”
程若凡并不反对徐乘风的看法,“徐司令,高尔察克的确会这么做,我也认为红军会打的非常苦。但是从战略上判断,现在是解决高尔察克的最佳时机。如果高尔察克重新武装起来,波兰方面会提出非常大的领土要求。这可不是布列斯特条约,很快就能撕毁。波兰不用两线作战,更不用担心后方支援。一旦苏俄政府信用大失,其他国家就会选择对苏俄下手。那时候波兰占据了巨大的新领土,还能陈兵边界,威胁俄国。俄国依旧没办法抽出手来对付高尔察克。波兰人对俄国的仇恨是根植于骨髓之中。”
徐乘风觉得程若凡的想法太过想当然,便答道:“那也得波兰打赢才行。我不认为波兰有实力击败俄国。”
程若凡不急不忙,“白俄只是得到了咱们七十万条枪的装备,就打到了莫斯科附近。波兰人得到的装备只会比更多。红军战斗力很强,但是红军的装备损耗极大,兵力也因为控制区域的快速扩大而捉襟见肘。咱们在俄国内战的时候,觉得蒙古边境十分安全,但是红军只是提出了攻击高尔察克,咱们不也感受到漫长的边界难以防御么?红军只会比咱们更艰难。如果是我指挥这次战争中的波兰军队,即便是前期受挫。只要部队还有战斗意志,我就会逐步撤退,给红军准备一个口袋,等着必须速战速决的红军跳进口袋里。”
最近军事委员会都在准备战争,程若凡不自觉的就把他对战争的考虑放到了俄国与波兰的战争上。
一时间连徐乘风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因为程若凡的判断非常有道理。旁边的郑四郎却开口了,“波兰军队有这样的指挥能力么?如此稳定的撤退需要一支接受过长期训练的军队来完成。需要大量的中低级指挥官。波兰才复国多久?他们的军官来源呢?”
这话说着简单,听着就不是很对劲。东北军过去四年中完成了大量军事建设,尤其是对基本战术的培训,训练出一支骨干的军官团。
若是说波兰人做不到,明显不合适。但是说波兰人能做到,全军上下进行的艰苦工作所依托的中央集权的安定政府,波兰明显不具备。
左右为难之间,军事委员会成员发现,自己虽然认同自己的看法,但是也没办法驳倒其他不同意见。
在这个时候,大家的目光落在了何锐身上。
何锐也不能确定最终胜利属于谁。毕竟历史上毕苏斯基的胜利着实辉煌,眼见不行了,却绝地反击,将图哈切夫斯基指挥的红军彻底击败。历史既然不同,也没办法确定一定会再次发生。
在这种时候,何锐笑道:“参谋部就各种可能做一个推演。把各种可能性都做一个推导。哦……对了。既然咱们邀请了德国参谋本部的退役人员前来提供技术支持,何不请他们给咱们演示一下,德国总参谋部面对这样的情况会如何做。”
如果是以前,或者说在卡尔教授前来讲学前,军委成员对于何锐的建议会比较谨慎。但是现在,军委通过数次学习讨论,得出了一个何锐早就讲过的结论。
只要是一个有一定规模,并且有自己制度的工业化组织,其他工业国家都能看明白这样的工业组织的行动原理。
既然原理这种事情完全没必要隐藏,学习一个微缩的德国总参谋部如何运行,还真的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参谋长程若凡大声背诵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说完,起身受命而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