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二十四章 青海城衙门(1 / 2)

加入书签

张三行事不按套路出牌,乖张奇特,这是众所周知。

李凌不曾与张三共事过,却从不同人口中了解了张三的一些信息。知晓,这一名教授十分特殊。

本以为张三的行事就算是在不符合常理,再乖张奇特,应当也有着一定痕迹可以追寻,遵守着一定的规则。

然则。

锦囊内的信息,打破了李凌最后的幻想。

锦囊内的信息不多,最重要的就是一条。

潜入青海城衙门,取得海神石。

海神石乃是一件来自于大海中的诡物,蕴含着奇妙的波动。

第一次关于海神石的记载,乃是在大虞王朝两百三十年。

东海之上有异象出现,一名头戴皇冠,身披龙袍的青年乘着四龙拉扯的步辇飞行于东海之上。

步辇之上有着美艳蚌精,俏丽海女随性,四周环绕着大量的虾兵蟹将,数名威风凛凛的海夜叉露出健硕的胸膛。

异象出现,不只是引起海外文明的注意,连大虞王朝都发现了。

一名名天人境武者前往。

异象消失,只是发现了一颗奇特的石头。

这一颗石头引起了各大势力的争抢。

期间的大战不足道,最终大虞王朝夺得了海神石。

海神石蕴藏奇妙之力,便可离开大海天元,因而留在了青海城衙门中,有青海城衙门看管海神石。

青海城衙门可不是一个普通的城池衙门,权势上或许不如京兆府。可在强者之上,却一点都不逊色于京兆府。

青海城有着三大名捕,每一位名捕都属九境武者层次,实力极为的强大。而衙门中更是坐镇着一位天人境武者,实力滔天。

如此实力的衙门,天下间罕有。

青海城之所以要布置出如此强大的战力,一方面在于青海城人数众多,三教九流十分复杂;一方面则是要对稷下学宫做出一定的观察。

稷下学宫虽说不会参与到政治方面,不涉及皇权统治更迭,不干涉官员升迁。

然而。

稷下学宫的特殊地位,使得稷下学宫出来的学生,若是考上了科举,大多数都能够成为京官。即便不是京官,在一方都有着不俗的地位。

且,稷下学宫的学生来历博杂,与各大势力都有着一定牵扯关系,使得大永皇室不得不在意。

大永皇室承认稷下学宫的特殊地位,并且给予稷下学宫许多的方便,不代表着大永皇室对稷下学宫完全不设防。

从青州王,青海城衙门,就可以窥探些许。

暂且不说大永皇室与稷下学宫的关系,李凌关注着眼前的任务。

他需要潜入青海城衙门,获得海神石。

海神石如此珍贵之物,恐怕被青海城衙门严格把手着。即便他展现出天人境武者的实力,闯入青海城衙门,夺取海神石都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更别说是还需要隐藏一定的实力,不得表现出天人境武者战力。

这个任务的难度可想而知。

张三教授的不按套路出牌,可见一二。

当然。

最为重要的是这一个举动代表着特殊意义。

照理来说,只是一个无限空间课题的原始材料积累,是张三教授擅作主张的决定。若是被有心人利用,那就是稷下学宫对青海城衙门出手。

再往大来说,稷下学宫挑衅大永皇室。

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李凌盯着锦囊看了良久,最终无奈一叹。

原来。

向东来所说的无条件答应就在这里。

一门天人武学果然不是那么轻易就可以给予的。

罢了。

此事是张三吩咐的,就算到时候被人擒获了,将张三给供出来就行了。有稷下学宫的面子在,应当不会出太大的问题。

当然。

李凌并非愚蠢之人,他也相信张三这一位教授也绝非痴愚之人。完全知晓这一次的行动,会对稷下学宫与大永皇室造成何等的影响。

可张三依旧选择如此做,显然是有着一定的把握。

李凌收敛起发散的思绪,渐渐平静下来,眼神逐渐漠然,撅弃其他的心思,专注于眼前的任务。

他下了马车,发现马车距离青海城衙门很近很近。

有着粗布麻衣与猴儿面具,李凌发现自身与天地之间的联系达到了一种极为玄妙的地步,仿佛融入到天地之中。

这种感觉,比起一名天人境武者沟通天地还要奇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