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9章 没有什么比找太后,更算是一件正事(2 / 2)

加入书签

现在只能在自己的势力内发展。

……

在得到了兄长的一通安慰。

并且知道会有人,从旁引领、帮助自己完成此事后。

曹铄的心一下子松了下来。

这段时间在府衙中,帮衬着做事的时候,他和身为定陶令的枣祇,也打过几次交道。

虽然不知他是否有大才大能,但很明显是个会干实事的。

有他从旁相助,想必不难。

“唰!”

将两本书册原样用布帛包好,曹铄心翼翼的将之放到怀中。

然后对曹昂拱手说道。

“既然兄长信任我,那弟别无所言,唯有竭尽全力,尽可能的将这两本书苦读下来。”

“我也会以最快的速度,争取在短时间内使之派上用场,为咱们曹家改进出优良的粟种和麦种!”

将事情托付给曹铄后。

也算是缓了曹昂一桩心事。

至于什么时候能见到成效。

此事曹昂虽然抱有一定的期望,但也不至于太过急切。

反正再快也不可能快到年底就搞定,因此也没必要过分追求了。

只要能够赶在曹家,再一次和周边势力产生大幅度摩擦,兴起大规模战役之前,能够见到实物。

那就算是足够了。

……

兄弟二人在静室之中坐了一阵后。

曹昂给曹铄留了两道手令。

分别是拨给他一支人马,以及调动枣祇为屯田官。

只等枣祇卸任定陶令,以及自己从金乡县带来的部队抵达之后,曹铄便可凭借这两张手令,去完成上面的布置。

如此之后。

曹昂正打算离开之际。

曹铄突然想起一事。

赶忙叫住了欲要跨出房门的曹昂。

“兄长,有一件事儿弟险些忘了,您跟随父亲一道去前线征战的时候,有咱们曹家宗族的子弟前来投奔,眼下就居住在城中。”

“我本想让他赶到昌邑县去,又不敢擅自做主张,因此只好让他暂且在城中等候,等父亲或者您回来之后再做决定。”

一言既出。

曹昂顿时来了些兴趣。

“哦?”

“你知道他叫什么吗?”

当初关东一带大乱,曹氏宗族有不少子弟,流散于天下各方。

此刻曹操立起了大旗。

有人接连赶来投奔,这也不是一件值得奇怪的事。

对于曹昂而言,如果这位曹氏宗族子弟,是个籍籍无名的人,那就无需他亲自面见,为此而费心了。

随便找个人给他安排一下,或者塞到父亲那边去,如此足矣。

而若是自己知名知信的人,那说不定还要出面见一见。

……

曹铄在听到曹昂的询问后。

并未迟疑几息的功夫。

便已干脆利落的答道:“他说他名休,表字文烈,是子廉叔父的亲侄儿,论关系应该是父亲的从子,也是兄长您的从弟。”

原来是曹休啊!

曹昂顿时挑了挑眉头。

对此已是心中有数。

当初父亲在定陶县举起讨伐董卓的大旗时,那些流散于各地的曹氏和夏侯氏的宗族,纷纷赶来投奔。

彼时曹昂在见到夏侯渊、曹纯等人之后,就曾想过还少了两个。

一个就是曹休曹文烈,另一个则是曹仁曹子孝。

只是这二人所在之地天高路远。

一来消息收到的晚,二来即便得了信,一路上也要耗费大把时间。

因此时间一长。

曹昂都快把这二位给忘了。

如今曹休意外出现在定陶县中,这倒算是给他带来了一份不的惊喜。

毕竟眼下曹家也确实缺人。

虽然老爹在担任兖州牧之后,也有不少人才投奔过来,但依旧是缺。

而曹休眼下虽然年轻。

但也不是平庸之辈。

终究是能派上不少用场的。

思及此处。

曹昂当即对曹铄叮嘱道:“今日我还有事,你且安排他明日在府衙中等我,我到时候去见见他。”

曹铄连忙点头,表示明白。

…………

其实曹昂也没什么事儿。

他在辞别了弟弟曹铄之后。

径直便回了府邸。

只是在往西院跑了一趟,看望了一下董白,确认了一下她的状态,比昨天还要更好之后。

就悄无声息的溜到了后院。

随后通过那扇紧闭的门,神不知、鬼不觉的来到了隔壁的别院。

阔别多日。

踏上这条熟悉的林荫道。

曹昂只觉得感慨万分。

虽然道路两旁堆满了落叶,但供人行走的石子路上,看起来还是颇为整洁清爽的。

也不知是不是有人时常来打扫。

或许是太后的吩咐?

曹昂不知。

只是刻意放轻了自己的脚步,不紧不慢的前进着,他的目的地十分明确,正是已许久不见的,太后宝宝的屋子。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