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游江南为何屡次落泪?(2 / 2)
溥仪这个皇帝,确实做得很心酸,细细想来也是,他的前半生,命运坎坷:三次称帝,三次被废,成为日本的傀儡,被苏联关押,在辽宁改造,1959年特赦前,基本没有自由可言。现如今不仅奔向了自由生活,获得了特赦,还有幸到江南一游,除了激动与兴奋,只有眼泪可以表达他的高兴。
第二次流泪,3月12日,参观团去中山陵游览,爬到陵墓入口的花岗石牌坊,溥仪妻子李淑贤因为心脏不好,身体虚弱,走不动的她就对溥仪说,“我在这里休息,你们先上去吧,我等你们下来。”溥仪本想体谅妻子,也不去。但杜聿明提醒说他不能不去,因为向国父鞠躬非常有必要。在中山陵吃饭时,溥仪喃喃自语、不由自主地反省起来:“我过去做皇帝也做了不少坏事,我对自己,对别人都这样说,过去的溥仪死掉了、烂掉了,现在是新生的溥仪……”
随后参观雨花台,溥仪又流泪了,他说:“我们真是罪孽深重,这么多人牺牲在这里,太惨了……自己真应该好好地想想。还要考虑,今后如何改造自己,洗清罪过,为人民工作。”
第三次流泪,3月16日,他们一行人前往无锡,游太湖饭,逛锡惠公园。看到乾隆年间立的御碑,溥仪又偷抹眼泪了。溥仪这时的泪水中,饱含李后主那种“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心情。3月26日晚上,溥仪等人乘车离开了江苏,此后,他们还参观了浙江、安徽、湖北、江西、湖南等地,直到4月29日回到北京。
回到北京后,溥仪更加感谢国家和党了,最后他在石景山公园当了一个售票员,后来,杜聿明还曾来找他买票游玩。
溥仪的心灵已经解放了。他终于是个自由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