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奸贼高俅原是文豪苏东坡的书童?(2 / 2)

加入书签

据说,当初赵佶邀请王诜去玩,席间头发散了,就请王诜帮他梳头。这时赵佶看到王诜的小梳子很好,表达出爱慕之情,于是王诜答应回去送来。不曾想王诜安排前来送木梳的人正是高俅。高俅进入端王府的时候,正巧赵佶在玩蹴鞠。看着端王笨拙的样子,高俅很想上前帮忙。但他一个下人怎好随便去打扰端王?

恰在此时,一个蹴鞠滚到他的脚边,只见高俅飞起一脚就把蹴鞠踢还给赵佶。赵佶一看,竟有如此人物,就把高俅叫到身边问明情况,原来是王诜安排前来送梳子的人,就说,好了,梳子我留下,人我也留下了。随即派人去驸马府回话。于是高俅从此进入端王府,伴随着赵佶登上皇位,他也日渐发达起来。

看来,《水浒传》虽然是一部小说,所描述的情节却也不虚。只是这高俅并没有像苏轼一样刚直,而是一味投机钻营,虽然官位做到太尉,最终还是留下千古骂名。<a href="s:hngyue" tart="_bnk">s:hngyue</a>八/

不过,人们单纯地认为,高俅仅仅是因踢得一脚好球而得到皇帝宠爱以至平步青,这未免小看了他。高俅不是寻常之辈,在为官弄权上还是有些手段的,所以能居高位数十年而不倒。首先他乖巧善佞,对上司尤其是皇帝宋徽宗百般讨好,迎合其志大才疏、好名贪功的心理。

此外,据说高俅还获得过边功。史无记载,但是刘仲武在崇宁三年(1104)十月吐蕃赵怀德等叛宋的事变中,指挥得当获得大胜而使赵怀德等复降,有学者认为当时高俅参加了该役。大观二年(110八),童贯及刘仲武在西边又取得了一次较大的胜利,他们成功招降了羌王子臧征仆哥,收复了积石军。徽宗对此十分高兴,亲自接见了刘仲武,颇为恩宠,并悉命仲武的9子为官。从徽宗的表现来看,他认为这是一次很大的胜利,高俅也有可能参与了其役。

金圣叹在评《水浒》时说过:“盖不写高俅,便写一百八人,则是乱自下作也;不写一百八人,先写高俅,则是乱自上作也。”于是,众口铄金,高俅在小说《水浒传》中扮个丑角,代封建王朝的皇帝受过,也就不足为怪了。这就像是《说岳全传》里的秦桧成为宋高宗的替罪羊一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