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锷死后小凤仙的曲折人生(2 / 2)
此时的沈阳已经解放,已经步入中年的小凤仙虽然独身一人,但也开始过上了比较稳定的生活。她无事可做的时候,也会时常到市区里的说书馆听听评书。据说,小凤仙在说书馆里还结识了一位爱听、爱讲评书的老书迷。老书迷早已丧妻未娶,与几个孩子在一起生活。后来,小凤仙就与那位老书迷结为秦晋之好。结婚后,小凤仙先是在沈阳市区一家被服厂做工,以后到东北人民政府一位干部家做保姆。
据中华书局出版的《许姬传七十年见闻录》记载,1951年初,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率团去朝鲜慰问志愿军,途经沈阳并演出,下榻于东北人民政府交际处招待所。小凤仙闻讯后,就给梅兰芳寄了一封信,信中写道:“闻已来沈,不胜心快。今持函拜访,在三十四年前,于北京观音寺(名字记不住了)由徐省长聚餐一晤,回忆不胜感慨之至。光阴如箭,转瞬之间,数载之久,离别之情,难以言述。兹为打听家侄张鸣福,原与李万春学徒,现已多年不见,甚为怀念。”“梅同志寓北京很久,如知其通信地址,望在百忙中公余之暇,来信一告。我现在做保姆工作。如不弃时,赐晤一谈,视为至盼。此致,敬礼。”
梅兰芳收到交际处传达室送来的这封信后,兴奋异常,他说想不到小凤仙落魄沈阳,这人可不能不见。人家在关键时刻仗义勇为,为国家出过力,我们比不了,我们只是在舞台上唱唱戏。立即写信约她出来晤面。
小凤仙与梅兰芳见面后作了一次长谈,并交给梅当年为追悼蔡锷亲笔写的一首诗:“不幸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泉台若无觅君处,愿化啼鹃望东瀛。凤绝笔。”梅兰芳见到这份30多年前的信物,不胜感慨。这次与小凤仙的会见,在座的有梅氏夫妇和梅先生的秘书许姬传。
据《许姬传七十年见闻录》记载,当时小凤仙向梅兰芳先生叙述了自己的身世和沦落烟花的经过,以及与蔡锷相识并帮助她逃离虎口的情况。当她讲到蔡将军曾经为她赎身,给她来信谈到在讨袁护国战争中喉疾加剧,去日本就医逝世时,声音哽咽,泣不成声。梅兰芳关切地询问她的生活情况,她感慨万分,讲了她30多年的颠沛流离和目前状况,“起先在一家被服厂,现做保姆工作。我是靠劳动吃饭。”当天,梅兰芳宴请了小凤仙,分别的时候还送给她一笔钱。δ:hngㄚue八/
据《许姬传七十年见闻录》记载,梅兰芳十分同情小凤仙的遭遇和处境,马上托付交际处李桂森处长“无论如何想办法”,并写信通知小凤仙与李处长联系。1951年6月日,小凤仙被正式安排在东北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当保健员,负责保管和发放儿童衣物,有了一份较稳定的工作。为此,她十分高兴,于6月2八日特地写信给梅兰芳表示感谢,
1954年秋,小凤仙患上了类似老年痴呆和脑血栓的病症,生活不能自理。去世前一周一直想说话,但就是说不出来了。谁也不会把眼前的这个老太婆与当年那个名满京华的小凤仙联系起来。她终于走完了54年曲折而苦涩的人生之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