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北宋荒唐郡王赵允良竟喜欢坐马桶上吃饭聊天(2 / 2)

加入书签

宋仁宗赵祯即位后,皇太后刘娥垂帘听政,改年号为“天圣”。所谓“天圣”,就是两位圣人,很明显,刘娥在效仿武则天,刘娥的命令称“圣旨”,出门坐皇帝的御辇,所有仪仗和皇帝相同。

为了安抚赵元俨一派,刘娥给了赵元俨一些虚衔。赵元俨也很知趣,见斗争失利,便十多年闭门不出。

因为父亲赵元俨的原因,赵允良从小就感受到了皇权斗争的可怕。

宋朝皇室有一个惯例,如果皇帝本人没有儿子,就从宗室近亲中挑选一位年幼的王子,迎人宫中抚养,皇帝驾崩后就由这位宗室王子继承皇位。当然,一旦皇帝后来有了自己的皇子,宗室王子就会被送出宫廷。

宋仁宗14岁即位,随即大婚,可是大婚之后一直没有皇子,一直到2八岁才诞下一子,但随即病死。在宋仁宗还不到20岁时,朝臣们就建议,为了稳固皇权,应该从宗室中找一位皇子出来培养。皇太后刘娥几番权衡,决定从燕王赵元俨的几个儿子中挑选一个作为候补皇子放在皇宫中养育。这个“幸运儿”就是赵允良。

赵允良进入皇宫后一待就是几年。宋仁宗看到赵允良这个堂弟,这个一旦自己死掉就会抢班夺权的堂弟,心中自然很是厌恶。宰相吕夷简看出了宋仁宗的不满,就建议皇太后刘娥把赵允良送出皇宫,毕竟赵允良也到了建立自己府邸、藩属的年纪。刘娥不大愿意,想要再等几年。赵允良留在皇宫,对刘太后最为有利,万一宋仁宗有个意外,自己可以继续当太后垂帘听政。可吕夷简一再坚持,并暗示继续让赵允良待在宫中,必然加深宋仁宗和刘太后之间的误会。刘太后无奈,只好送赵允良出宫。

几年后,刘太后去世,宋仁宗亲政。亲政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清除朝廷中的太后一党,上至宰相,下至州县官员无一幸免。曾经被当作宋仁宗替补的赵允良,地位变得极为尴尬。只要赵允良露出一丝想要争夺皇权的意思,必然会受到宋仁宗的残酷打压。δ:hngㄚue八/

在这种严酷的形势之下,华原郡王赵允良选择了白天睡大觉,晚上喝酒宴会打发光阴的方式以求自保。赵允良无非是想告诉宋仁宗,自己绝不会觊觎皇权,自己就是一个沉湎享乐的糊涂王爷。就这样,赵允良装了三十多年孙子,到宋英宗时总算是平平安安地寿终正寝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