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南北战争时期将这个配发给士兵(1 / 2)
1八37年,在广州和澳门出版的一份介绍中国的杂志上,刊载了一位中国艺术家带有插图的文章,此文生动地描述了一个吸食鸦片的富商之子如何从健康、富足到痛苦、贫穷的过程,画面依次如下:
1一个在家的年轻人,穿着华贵,身体健康,充满青春活力。背后的大理石桌面上摆放着一座精美的外国钟。在他的右边是一个珠宝箱,里面装满金银财宝,他的贴身仆人紧挨侍立其旁,稍远处,他的另一个佣人买了药正带进来。
2他斜躺在豪华的沙发里,嘴里叼着烟枪,被妓女围着,其中两个妓女年轻貌美。他出手阔绰,一掷千金。
3他嗜药如命,贪得无厌,沉溺于这种生活没多久,随即面如菜色,形容枯槁,消瘦无比,两肩高耸,龇牙咧嘴,面呈死灰,终日昏昏沉沉,完全没有一点活力。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他还坐在一个极普通的睡椅上叼着烟枪吸烟,身边还摆着别的烟具。这时他的老婆们——一个妻和一个妾走了过来,妻子发现珠宝箱已空空如也,站在那儿皱着眉头,满是惊讶;小妾则满脸疑惑地盯着睡椅上堆放的那些吸烟的玩意儿。
4他的田产和房屋都化为乌有,睡椅也换成了一些粗糙的板子和破烂的垫子,光着脚,侧着脸,头向前倾着,喘着粗气。他的妻儿站在面前,衣衫褴褛,忍饥挨饿。一个儿子愤怒地把他所有的烟具砸向地面,不谙世事的小儿子还拍着小手笑着做游戏,而他对这一切无动于衷。
5他的烟瘾越来越厉害,但他现在的生活已贫困潦倒,极其绝望,如朽木一般,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他仍凑了几个铜板,急匆匆到一家烟馆,买了一点点另一烟民烟枪中的碎烟屑,以减缓他难熬的烟瘾。
6他的角色固定下来,一个烟鬼。他坐在竹椅上,仍在不断地吞着药面,污秽不堪,必须借助茶水才能把药吞下。他的妻儿坐在边上,在竹卷筒上把一束束蚕丝拉直,然后绕成球,如此辛辛苦苦挣一点微薄的收入以维持生计,他们艰难度日。
这是一个典型的鸦片吸食者的肖像。如果再增加一幅画面,我想应该就是妻离子散,最后这个可恶的烟鬼横尸街头,被野狗分而食之。
提起鸦片,中国人首先联想起的是近代遭受的耻辱,它往往勾起中国人一段段痛苦的回忆,甚至很多人会认为鸦片是中国近代苦难的根源。这种认识大致没有错,但是我们对鸦片的认识如果仅止于此,是远远不够的。
鸦片是毒品,现在无人不知。可是过去的几千年中,鸦片大多时候被人们看做一种灵丹妙药,甚至被当成一种神物。而且,鸦片在西方被发现和使用的历史比中国久远得多,影响也要大得多。
已有的研究成果证明,欧洲是罂粟的故乡,最早人工种植的罂粟也出现在欧洲。早在距今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欧洲的许多地方就发现了保存完好的野生、人工种植的罂粟种子和果实的遗迹。不过今人对那时人们种植罂粟的目的尚不十分清楚,可能用于镇痛剂或用来榨油,也可能用于宗教仪式。随后这种植物传到了美索不达米亚的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可能发现了罂粟的真正秘密,因为他们把罂粟称为“使人快乐的植物”。至少在距今3000年前,关于鸦片的知识已经广泛传遍欧洲、中东和北非。比较可靠的最早发现鸦片的记载来自埃及,因为大约在距今3500年前的墓葬里,人们发现了鸦片样本。埃及城市底比斯(hebes)以生产鸦片而闻名遐迩,鸦片中的一种重要成分即生物碱中的蒂巴因(hebae)也因此城市而得名。
在埃及,鸦片被用来消脓肿、止头痛、治外伤以及使吵闹的小孩镇静。古埃及纸草文书中就有一则这样的处方:“将罂粟果浆与墙上的苍蝇粪和在一起,进行过滤。连服四日,效果即现。”此法竟被全世界的人们采用。
史料记载,欧洲直到近代仍有母亲或保姆给不安静的婴儿服用鸦片,英国纺织女工因为白天工作非常辛苦,为了能在晚上得到充分休息,很多母亲也这样做。另外,鸦片还有抑制食欲的功能,穷人家的孩子服食鸦片后可以减少饥饿感,节省食物支出。正如一位观察家所说,到三四岁时,许多孩子因营养不良,健康状况很差,“萎缩得像小老头儿或者干枯得像一只猴子”。结果可想而知,这些穷孩子长大后大多继续贫穷,很多成为瘾君子。
在近代中国,鸦片更有令人不可思议的作用,记载说,不少富裕人家为了杜绝孩子们跑到外面赌博或惹是生非,不惜以鸦片为诱饵,把孩子圈在家里吸食鸦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