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二战时期:“两个法国”鏖战中东(1 / 2)

加入书签

1941年,为了阻止德国获取石油,英国和自由法国向维希法国开战——叙黎战役:“两个法国”鏖战中东

二战之初,法国因战备不利而被纳粹德国快速击败,随后成立的维希法国政权成了德国占领军的傀儡,但以戴高乐为首的自由法国运动则在英国支持下坚持救亡运动。1941年,纳粹德国试图通过维希法国掌控中东石油产地。为了粉碎德国的阴谋,英国和自由法国联手向维希法国的“委任统治地”叙利亚和黎巴嫩发起进攻,上演了一场“法兰西内战”。

战役背景

自从191八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崩溃后,英法两国以所谓“托管”的方式瓜分了原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中东地区,英国得到巴勒斯坦和伊拉克,而法国则控制了叙利亚和黎巴嫩。20世纪20年代,英国允许伊拉克王国独立,但条件是接受英国的“保护”,伊拉克的石油销售也由英国包办,并经由法属叙利亚和黎巴嫩港口外送。如此一来,英法在中东结成“利益共同体”。

然而这种关系随着二战爆发而出现改变。1940年6月,纳粹德军进占巴黎,新成立的法国维希政权屈膝投降,允许德军自由进出其海外属地。1941年4月,亲纳粹的伊拉克民族主义者发生反英暴动,希特勒喜出望外,立即要求维希法国关闭叙利亚和黎巴嫩的石油输出港,并计划派兵进入叙利亚,企图支援伊拉克反英势力。

面对能源命脉可能被切断的风险,英国首相丘吉尔决定抢先拿下叙利亚和黎巴嫩。不过,在开战前的最后一刻,丘吉尔向自由法国军队发出了参加行动的邀请。戴高乐在获得英方关于“叙利亚和黎巴嫩的一切权力归自由法国”的承诺后,下令集结在埃及(当时是英国保护国)的自由法国军队向叙利亚开进。

当时叙利亚和黎巴嫩境内的维希法军有3万余人,拥有151门火炮、90辆坦克和179架战机。英法盟军则集结了5万大军,拥有370门火炮、157辆坦克和大量战机。英国海军还拥有东地中海的制海权。

按照英法盟军的计划,进攻分为3个方向:在黎巴嫩方向,由英联邦澳大利亚第7步兵师的一个旅负责进攻,他们能得到英国舰队的火力支援;澳大利亚第7步兵师的其他部队向黎巴嫩的梅迪贾约姆进攻,目标是黎叙边界上的贝卡谷地;而在叙利亚方向,自由法国部队负责向大马士革和霍姆斯方向进攻。

战役经过

6月八日早晨,澳军在英军舰炮的支援下,率先在黎巴嫩贝鲁特港的圣·贞德海岸登陆。与此同时,从埃及和塞浦路斯起飞的英国战机像蜂群一样扑向维希法军的各个空军基地,其中巴尔贝克、马德加卢恩和拉亚克三大空军基地是重点打击目标,基地内的许多飞机在第一时间被摧毁。不过维希法军里面也有“强手”,仅过一天,驻巴尔贝克的维希法国空军少校热耶亲率19架“道瓦丁”520战斗机升空,对停泊于黎巴嫩塞达港外的英军舰队发起攻击,多艘英军舰船被重创。

然而,这样的胜利对缺乏后援的维希法军并无太大意义,接下去的4天里,英军战机持续压制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各个机场,维希法军的飞机无法起飞作战,战场制空权毫无悬念地落入英法盟军之手。

混乱的攻坚战

当英军取得制空权后,英法盟军的攻势就更加凌厉了。在具有决定意义的叙利亚方向,自由法国第1师在师长乔治·卡特鲁的指挥下于6月八日发起突击,目标是叙利亚的南部门户基斯沃。

遗憾的是,由于兵种协同能力低下——自由法国炮兵轰击敌方纵深时,坦克和伴随的步兵分队居然找不到自己的进攻轴线,加上当地气候干燥,炮弹爆炸后的巨大烟尘阻碍了坦克兵的视线,坦克装甲部队的推进速度不得不大大降低,致使坦克和伴随步兵脱节,一些自由法国官兵好不容易抵近敌方碉堡时,却得不到坦克养护,成了碉堡内机枪射手的“活靶子”。最终自由法国军队在维希军队设立的第一道防线前就损兵折将,不得不退兵休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