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汉代的首位女外交官(2 / 2)

加入书签

值此危难之时,冯嫽欣然受任,她与乌就屠本就熟识,开门见山说:“将军夺了王位,似是可喜,然喜中不可无忧。如今汉朝大军已至敦煌,将军区区兵力,岂不是以羊群搏猛虎?”

乌就屠听了甚为惶恐,沉吟不语。冯嫽晓之以理:“汉与乌孙亲如一家,若两国开仗,百姓遭殃,将军也必身败名裂,望三思而行。”乌就屠自知远不是汉军对手,终于让步说:“愿听夫人劝告,让位于元贵靡,但求汉朝给个封号。”冯嫽爽快答应,又悉心劝慰了一番。

宣帝得悉冯嫽出使告成,十分高兴,他对冯嫽也只闻其名未见其人,诏令回国。冯嫽回到阔别四十年的故都长安时,宣帝令文武百僚在城郊迎接。京畿百姓闻讯,不期而集,争睹女使者的风采,人山人海,道路堵塞。当日,宣帝在宫中召见,冯嫽奏告了劝导乌就屠经过,建议给予封号以安其心。宣帝盛赞其远见卓识,欣然采纳,并封她为正使,竺次、甘延寿为副使,再次出使乌孙。

冯嫽驷马锦车,手持汉节,召乌就屠至赤谷城中,宣读诏书,封元贵靡为大昆弥(王号),乌就屠为小昆弥。靠着她奔走斡旋,终于化干戈为玉帛,消除了汉与乌孙的一场杀伐!

又过了两年,元贵靡病故,其子星靡即位。时解忧公主年近七十,奏请朝廷准允后,带着冯嫽一同返回故国。哪知星靡生性懦弱,治国无方,局势又起动荡。冯嫽身在长安,心挂乌孙,上书宣帝请求再为汉使。宣帝准奏,选派骑兵一队护送冯嫽第三次出使乌孙。

冯嫽以她的威望与才干,游说乌孙各方消释嫌隙,精诚团结,帮助星靡治国安民,乌孙得以国泰民安,汉与乌孙的友好关系也因此得以继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