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低调行事的薄姬(2 / 2)
薄姬这一生最大的财富不是他的老公,而是他的儿子刘恒。汉文帝在位年的时候,也就是前157年离开人世,临终前,对于自己的让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不孝深感自责,并且千叮咛万嘱咐让自己的窦皇后和儿女们要对薄姬尽孝道,替自己弥补遗憾。而且,汉文帝还要求把自己的陵墓按照“顶妻背母”的方式安置方位。
汉文帝去世后,汉景帝刘启继位,薄太后被尊称为薄太皇太后,两年后,薄姬去世,对于她的死因,史书上没有记载,应当是老死,葬于南陵。按照汉朝当时的礼制,因为薄姬是妾,不能追尊为皇后,也不能和汉高祖合葬,当时只有吕后和刘邦合葬在长陵,所以窦太后根据丈夫的遗愿,就只能在靠近汉文帝的霸陵旁边独自起一座陵墓,将婆婆葬在汉文帝陵墓的南边,就好像汉文帝背对着母亲。<a href="ps:hngyue" tart="_bnk">ps:hngyue</a>捌/
薄姬是一位安分守己的幸福的母亲,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当薄姬当上太后以后,在自己权倾天下以后,并没有把那个狠毒的吕雉的棺材从刘邦的陵墓中迁走,也没有因为自己是汉文帝的生母,将自己挤进刘邦的陵墓。因为他知道,吕雉才是刘邦的妻子,自己只是姬妾,所以薄姬一生都恪守自己是姬妾的身份,默默地,守护在儿子的身边,而隔河远望的,是自己的丈夫和吕后的合葬陵。
回想薄姬的一生,好像她自己根本没有属于自己的人生,她来到这个世上,完全是背负着一个使命,那就是生下天子“刘恒”,这可能就是上苍赋予他的使命。这个使命是光荣的,这让她成为了世间最幸福的母亲。
后世纪念
汉文帝为了纪念他的母亲,在陕西省礼泉县烽火镇刘家村境内建造了一座薄太后塔,现在成为香积寺塔。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历代皇帝为了纪念母亲而建的第一座塔。文帝为了纪念父老乡亲的恩德,把原村名改成“薄太后村”,又修塔一座叫“望母塔”,可是就他在战火兵灾的年间早已损毁,现在能看到的是唐文宗时期在原地新建的。
薄姬庙,建在河南省境内,相传在汉文帝时期,洛阳一带闹蝗虫灾害,薄姬体恤百姓,住在蝗灾最严重的岭上亲自指挥官兵驱蝗虫,因而后世百姓为了歌颂薄姬娘娘的恩德,在当地修建了“薄姬庙”。
后世的纪念,体现了后人对这位中国历史上平凡而又不平凡女人的一种追思,也是将她这一生,印刻在了上下两千年历史的篇章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