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魏晋南北朝的“男神”指标(1 / 2)

加入书签

人丑就要多读书,对于这句话,本人并不赞同,因为不论美丑,每个人都应该多读书,对知识的需求和索求,跟颜值没什么必然的关系。而且这一说法,带有严重的外貌歧视,人并无严格的颜值高低,只有道德的高低。

当然,社会世俗偏见有时候也蛮强大的,在颜值上被歧视的人士,为了证明自己的魅力,确实在读书和才华上做了更多的努力,从而赢得“男神”、“女神”的称号,例如三国魏晋时期的刘伶。

绝对实打实的魏晋“男神”指标

有钱有闲熟读《离骚》

战乱频繁的三国魏晋南朝时期是中国史上名士辈出的时代,按照如今社会流行的说法,就是“男神”辈出的时代,例如嵇康、潘安、夏侯玄、卫玠等等,其中潘安更是中国美男子的代言人。

这些“男神”一方面颜值高,一个个如同玉人;另一方面,他们读书多,能写一手好文章。嵇康的不用说,是“竹林七贤”之一,在中国史上,嵇康这一章是绕不开的,他的“目送归鸿,手挥五弦”,在中国文化的地平线上留下一个挥洒自如、得心应手的潇洒形象,他弹“广陵散”大概也是这样子的吧。而其他几位的才华也是杠杠的,毫不含糊,例如潘安,在史上留下了不少干货,他的悼亡诗无人能及。

说完了高颜值的“男神”,该说说一些颜值不那么高的高人了。在魏晋南朝这个“男神”多得有点挤的时代,颜值不高的有才者有没有安身的空间呢?

例如文很好,但人很丑的左思,曾经以一篇《三都赋》弄得洛阳纸贵,自得意满地跑到洛阳大道去显摆。结果,左思的这一显摆却走了“作死”的节奏,被爱美的洛阳女士们打得狼狈而归。文坛上的“男神”没把自己的位置摆好,结果适得其反,也是有些活该。

左思老师的事迹似乎给颜值不高的人打击很大,其实不然,有些在外表有点挫的人士,只要善于利用自己的才华,往其他方面发展,还是可以当“男神”的,就看怎么把握分寸。

说到这,先得讲一下,那个时代想要成为“男神”,并不是以容貌为唯一指标,才华和风度还是两个绕不过的硬指标。东晋名臣王恭,是当时的名士,算是一位“男神”吧,他就给当时的“男神”定了标准,原文是这么写的:“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

这话透露出三个信息:

第一,“男神”不能有具体的工作,要有闲,说明经济基础不能差,可以不必为生计奔波。从这点来看,那个时代太穷了不能当“男神”。例如“男神”谢安,一天到晚游山玩水,他妻子劝说他找份工作,谢安捏着鼻子说:不去,不去,那职场臭如粪土,就怕到时候我都免不了要混得一身臭。

第二,要会饮酒,酒德好。能痛饮,还是有个基本门槛:有钱。没有经济基础,怎么痛饮酒呢?

第三,读书是必备条件之一,不仅人丑要多读书,“男神”也要多读书。读怎样的书呢?未必要博学多才,关键是要读对书,要读那种充满想象力,充满浪漫色彩的诗歌,屈原的《离骚》当然是首选,而且要反复诵读,耳熟能详。估计只有这样,才能在朋友圈里说话上层次。当然,《离骚》未必就是唯一的教材,当时流行的还有《老子》、《庄子》、《周易》等,我们不妨把“熟读《离骚》”理解为熟读书,读高规格的书。

拿着这三条标准,我们去衡量一下魏晋时期一位名叫刘伶的“男神”。

丑男混“男神”圈的秘笈

有才有型还要能饮酒

魏晋时期,在北方有个“男神”朋友圈,因为经常在竹林里聚会,因此这个朋友圈就称作“竹林七贤”。此七人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进入这个圈的门槛很高,对才华、个性等诸多方面都有严格要求,当时阮籍有位亲戚,人不错,也想凑进去,跟阮籍拉关系,却硬生生地被阮籍拒绝了。

能够有幸进入这个圈子的刘伶,从外貌来看,似乎有点够不着,尤其是与身长七尺八寸、玉树临风的嵇康比起来,更是望尘莫及。这刘伶长得什么模样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